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岁堂堂十八公,雨膏露沐贮清风。
龙吟高啸长身客,蠹化低摧秃鬓翁。
谁谓蚍蜉能撼树,不堪蟊贼欲蟠空。
御香洒酒荒荆棘,肠断孤臣泣寿宫。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诗人对长寿和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之情。首句“千岁堂堂十八公”中的“千岁堂堂”,指的是德寿宫内的古松,形容其高大与年轮悠久。“雨膏露沐贮清风”则是对这棵古松经历风霖之后,依然能吸收雨水和露珠,积累着清新的气息。
次句“龙吟高啸长身客,蠹化低摧秃鬓翁”中,“龙吟高啸长身客”,形容古松的壮观姿态,如同龙的吟叫,长身挺立,宛如一位历经沧桑的客人。“蠹化低摧秃鬓翁”,则是对时间侵蚀作用下的自然景物之感慨,古松虽然受到了虫蛀和风霜的摧残,但依然保持着尊贵的气度。
“谁谓蚍蜉能撼树,不堪蟊贼欲蟠空”一句,是诗人借古松来反驳那些认为微小力量就能撼动大树的人,表达了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肯定,同时也警示着不要低估任何微小力量的潜在威胁。
最后,“御香洒酒荒荆棘,肠断孤臣泣寿宫”则是诗人借用皇帝祭拜古松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哀伤之情。这里的“肠断孤臣”,是指诗人作为一位忠诚而又孤独的臣子,对于德寿宫中那棵承载着历史记忆的古松感到无比的依恋和哀痛。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以及对历史与时间流逝感慨的深刻情感。
不详
鸟啼花落暮春天,一遇斯晨一泫然。
旧业岂无书可读,遗言犹有石堪传。
孝思不碍飞遐想,忠愤何由竭报缘。
庙社已同缨绂尽,尊尧千古忆陈编。
风雨萧萧夜未央,呼童襆被宿僧房。
无肠可断啼鹃苦,有喙皆鸣吠蛤忙。
七岁遗孤今老大,百年远忌足悲伤。
司晨唤起窗全曙,归命清都炷瓣香。
骚情长爱重阳近,客路归迟夕照西。
举目山河秋寂寂,满城风雨晚凄凄。
老思旧隐盟鸥社,寒涉深流信马蹄。
凭轼试看炎绍录,空嗟语石与天齐。
舍南舍北水漫漫,乍霁仍阴暖复寒。
石补色天原有漏,泥污后土不曾乾。
龙蛇起陆生光怪,鸾凤翀霄怯羽翰。
聊复盘餐饷桑户,可能藜杖过苏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