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在迩索居无聊取满城风雨近重阳为韵赋七诗以自遣(其二)

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

中年学养道,严于守坚城。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

白尽会须止,阅熟已不惊。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翻译

忧虑和四季的变迁,如同五种兵器侵袭着身心。
到了中年我才开始修习养生之道,坚守内心如同坚固的城池。
秋风毫不宽容,催促着白发日以继夜地生长。
白发终将染满,那时对世事的变迁已能坦然面对,不再惊慌。

注释

忧患:生活中的困难和忧虑。
寒暑:四季更替的冷暖。
五兵:古代的五种武器,象征各种困扰。
中年:人生的中间阶段。
养道:修炼身心之道。
严于:严格对待。
坚城:坚固的心灵防线。
秋风:象征岁月流逝。
贷:宽恕,此处指放过。
白发:指代年龄的增长。
会须:终究,必然。
阅熟:经历多了,变得熟悉。
惊:惊讶,惊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中年时面对生活中的忧患和岁月侵蚀的深刻感受。"忧患与寒暑,攻人如五兵",运用比喻,将生活中的困难和时光的流逝比作五种兵器,形象地展现了它们对人的侵袭。诗人意识到,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他致力于学习和修养道德,"中年学养道,严于守坚城",将自己的内心筑成一座坚固的城堡,抵御外界的困扰。

"秋风不相贷,白发日夜生",进一步强调了时间无情,白发的增多象征着岁月的流逝,诗人对此深感无奈。然而,他并未完全被消极情绪淹没,"白尽会须止"表达了一种豁达,认为白发终有停止增长的一天。最后,"阅熟已不惊",诗人通过经历的积累,已经能够坦然面对生活的起落,达到了一种内心的平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诗人面对人生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以及对岁月流转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485)

戴表元(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十五夜雨中微有月色

雨色今夜别,映门白鲜鲜。

隃知万古月,自在最高天。

天高无阴晴,月亦无亏圆。

中间隔云雾,顷刻变态千。

惟当自作乐,上界岂我怜。

接竹风撼郭,倒尊水号川。

狂歌眺渺莽,恐有浮槎仙。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八月十六张园玩月得一字

明河荡残云,青海收晚日。

婆娑林端月,为我良久出。

洗杯问劳苦,天女笑肸肸。

月行虚空中,万古无损失。

且可娱今宵,勿复思昨日。

歌情天水遥,坐影入树密。

嗔醒有微酒,徼诗或呼笔。

仲容欢入林,怀祖娇在膝。

初犹整裘褐,久乃忘冠栉。

趋锵翻弈盘,笑傲惊帐室。

宁来共喧呶,不许私暇逸。

蚩蚩复扰扰,醉态不可一。

情知此月下,此乐世无匹。

月光本天性,清莹本其质。

动定极渟涵,声沈转萧瑟。

匆忙寄醉语,悟迟已难述。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十二月二十三日华亭小泊

一一歌游处,今年又寂寥。

鸡声生坞树,蜃气杂江潮。

斑白寻遗老,丹青诧丽谯。

衰怀缘子女,不惮往来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又坐隐辞

快马疾驰,不如徒步。多金善贾,不如躬耕。

日食八珍,不如强饭。封侯万里,不如还乡。

我观古来丈夫子,何用桑弧蓬矢射四方。

苏秦生为六印役,主父死愿五鼎烹。

不如诸葛草间谈管乐,陶潜醉里傲羲皇。

南面之尊何如于据梧之贱,环辙之智无预于荷蓧之狂。

高冈峻谷久亦变,青天白日昼夜行茫茫。

胡为忧愁浪自苦,百年齿发谁得长坚强。

不如掩关扫迹成坐隐,清斋永日一炉香。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