鸨羽

肃肃鸨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苍天,曷其有所?

肃肃鸨翼,集于苞棘。王事靡盬,不能蓺黍稷。父母何食?悠悠苍天,曷其有极?

肃肃鸨行,集于苞桑。王事靡盬,不能蓺稻梁。父母何尝?悠悠苍天,曷其有常?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大鸨扑棱棱地振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柞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无止又无休,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我可怜的父母靠什么养活?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我何时才能返回我的家乡?
大鸨扑棱棱地扇动着翅膀,成群落在丛生的酸枣树上。王侯家的徭役无休亦无止,我不能回家耕种五谷杂粮。可怜的父母有什么吃的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什么时候我才能不再奔忙?
大鸨扑棱棱地飞动着翅膀,成群栖息在丛生的桑树上。王侯家的徭役从来没有头,我不能回家耕种稻谷高粱。可怜的父母吃什么活着啊?可望不可及的老天爷在上,苦命的日子何时恢复正常?

注释

鸨:鸟名,似雁而大,群居水草地区,性不善栖木。
肃肃:鸟翅扇动的响声。
苞栩:丛密的柞树。
苞,草木丛生;栩,栎树,一名柞树。
靡:无,没有。
盬:休止。
蓺:种植。
稷:高粱。
黍:黍子,黄米。
怙:依靠,凭恃。
曷:何。
所:住所。
棘:酸枣树,落叶灌木。
极:终了,尽头。
行:行列。
一说鸨腿;一说翅根,引申为鸟翅。
尝:吃。
常:正常。

鉴赏

这首诗出自《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集。这首诗通过描写鸟儿聚集在树枝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政事不修、农事无成的忧虑,以及对父母及百姓生活所承受困苦的关切。诗中的“肃肃”一词用以形容鸟儿聚集时的样子,既表现出一种秩序井然的景象,也反衬出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期待。

诗中反复使用“王事靡盬”、“父母何…”等句式,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加深了主题的表达。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描绘,诗人寄寓了对天命、朝政及民生关怀的心情,表现出古代士人对于社会责任与个人的困顿之间所产生的情感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示了早期中国文学的艺术风格,更通过抒发个人情感来反映社会现实,从而达到了超越时空的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无衣

岂曰无衣?七兮。不如子之衣,安且吉兮。

岂曰无衣?六兮。不如子之衣,安且燠兮。

形式: 四言诗

有杕之杜

有杕之杜,生于道左。彼君子兮,噬肯适我?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有杕之杜,生于道周。彼君子兮,噬肯来游?中心好之,曷饮食之?

形式: 四言诗

葛生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形式: 四言诗

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