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

采苓采苓,首阳之巅。人之为言,苟亦无信。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苦采苦,首阳之下。人之为言,苟亦无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采葑采葑,首阳之东。人之为言,苟亦无从。舍旃舍旃,苟亦无然。人之为言,胡得焉?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攀山越岭采茯苓啊采茯苓,那苦人儿伫立在首阳山顶。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不要信啊没有一句是真情。干脆抛弃它们吧抛弃它们,切莫信以为真清者自然清。那些造谣生事的长舌妇们,最终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攀山越岭采苦菜啊采苦菜,那苦人儿寻到首阳山下来。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你不要自乱阵脚参与进来。轻轻拂去它们吧拂去它们,切莫信以为真真相终大白。那些流言蜚语的制造者们,一无所得枉费心思空挂怀!
攀山越岭采芜菁啊采芜菁,那苦人儿转到首阳山之东。无聊小人制造着她的闲话,最好堵上自己耳朵不要听。不要太在意它们吧别在意,千万别听雨是雨听风是风。那些以造谣传谣为乐的人,能得到什么最终两手空空!

注释

苓:通“蘦”,一种药草,即大苦。
毛传:“苓,大苦也。
”首阳:山名,在今山西永济县南,即雷首山。
为言:即“伪言”,谎话。
为,通“伪”。
苟亦无信:不要轻信。
苟,诚,确实。
舍旃:放弃它吧。
舍,放弃;旃,“之焉”的合声。
无然:不要以为然。
然,是。
胡:何,什么。
苦:即所谓的苦菜,野生可食。
无与:不要理会。
与,许可,赞许。
葑:即芜菁,又叫蔓菁,大头菜之类的蔬菜。
从:听从。

鉴赏

这首诗是《诗经》中的《采苓》,它描绘了古人在首阳山上采集野草的景象,并通过这种自然景物的描述,反映出人们对言而无信这一社会现象的不满和悲哀。诗中反复使用“采苓”、“舍旃”等动作,以及“胡得焉”的质问,表现了诗人对于人言不实的困惑和批判。

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采用了重复的结构,使得整个诗歌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语言的表达力。同时,每段最后一句“胡得焉”都在强调着对人们不诚信行为的疑问和不解。

总体来说,《采苓》通过简单而富有象征意义的自然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古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信任缺失的问题,是一首具有深刻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的诗歌。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国风.秦风.车邻

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未见君子,寺人之令。

阪有漆,隰有栗。既见君子,并坐鼓瑟。今者不乐,逝者其耋。

阪有桑,隰有杨。既见君子,并坐鼓簧。今者不乐,逝者其亡。

形式: 四言诗

驷驖

驷驖孔阜,六辔在手。公之媚子,从公于狩。

奉时辰牡,辰牡孔硕。公曰左之,舍拔则获。

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

形式: 四言诗

小戎

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环胁驱,阴靷鋈续。文茵畅毂,驾我骐馵。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板屋,乱我心曲。

四牡孔阜,六辔在手。骐骝是中,騧骊是骖。龙盾之合,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温其在邑。方何为期?胡然我念之。

俴驷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镂膺。交韔二弓,竹闭绲滕。言念君子,载寝载兴。厌厌良人,秩秩德音。

形式: 四言诗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