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景堂

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

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

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在公务之外抛开忧虑,闲暇时品味万物之情。
繁密如火炬的芭蕉花,轻盈如粉环的竹节。
燕子停在帘钩上低语,蜜蜂在笔架旁嗡鸣。
在这宁静中领悟乐趣,轻轻嘲笑忙碌的人生。

注释

公:公务。
外:之外。
捐:抛弃。
尘虑:世俗忧虑。
闲中:闲暇时光。
物情:自然之理,世间之情。
蕉花:芭蕉花。
红炬:红色火炬状的花朵。
密:密集。
竹节:竹子的节段。
粉环:比喻竹节白皙的部分。
轻:轻盈。
燕泊:燕子栖息。
帘钩:挂帘的钩子。
语:低语。
蜂寻:蜜蜂寻找。
笔架:放置毛笔的架子。
鸣:发出声音。
静:宁静。
知:领悟。
此趣:这种乐趣。
吃吃笑:轻笑。
劳生:忙碌的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自然的画面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公外捐尘虑,闲中见物情"表达了诗人远离尘世烦恼,在安逸的环境中观察万物之情,显示出一种超脱与淡泊。"蕉花红炬密,竹节粉环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发的美丽景色,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细致入微的情感观察力。

接下来的"燕泊帘钩语,蜂寻笔架鸣"则是通过燕子停歇在窗棂上的情状和蜜蜂围绕着笔架的动态,展示了家居生活中的宁静与活跃。这些生动的画面不仅反映出诗人对自然界观察之细致,也体现了他对生活中小事的珍视。

"静能知此趣,吃吃笑劳生"表达了诗人在平和宁静的状态下领悟到了生活中的乐趣和意义。这里的"吃吃"是诗人的微笑声,表示一种内心的满足与喜悦,而"劳生"则是对世间繁杂劳苦生活的一种淡然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家居生活细节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享受宁静生活的意趣,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独到领悟。

收录诗词(863)

文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 字:与可
  • 号:笑笑居士
  • 籍贯: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绵阳市盐亭县)
  • 生卒年:1018~1079年

相关古诗词

野径

山圃饶秋色,林亭近晚晴。

禽虫依月令,药草带人名。

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

官闲惟此乐,与世欲无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食

蜀客寓秦城,寒威怯夜生。

火床功甚小,酒榼力何轻。

月外天无色,霜中地有声。

王章龙具薄,数彻郡楼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寒食书事感怀

寥寥官舍静于僧,虽有园亭亦倦登。

桃杏花阴流似水,图书滋味冷如冰。

坐观棨戟惭无状,归扫松楸恨未能。

得报君恩便休去,虞卿前日本担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彭州南楼

百尺压城端,飞檐欲上抟。

湖光摇埤堄,山影转栏杆。

秀野含春煦,乔林拥暮寒。

回头大岷雪,千仞玉巑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