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其二)茶

北苑春风,方圭圆璧,万里名动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研膏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虽病渴,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为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搅心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小窗前。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翻译

北苑春风拂面,如方圭圆璧般珍贵,名声远播京城内外。
即使付出碎身粉骨的代价,这份功绩也足以列入史册的显赫之地。
在宴席间风度翩翩,战胜了春困,驱散了忧愁。
轻柔地捧着研磨的墨汁,如同乳汁溅洒,砚台上的金线鹧鸪斑纹斑斓。
司马相如虽病弱,但举杯赋诗,宾客皆是才子贤人。
为了他,有人在灯下扶起他,如醉如痴,如山倒下。
他的心中藏书万卷,此刻情感翻涌,犹如三峡江水滔滔。
归来已晚,卓文君还未入睡,在小窗前相对而坐。

注释

方圭圆璧:比喻珍贵的事物。
凌烟:古代宫殿中绘有功臣像的地方。
尊俎:古代酒器和食具,代指宴席。
纤纤:形容女子手指细长。
研膏溅乳:形容研磨墨汁的情景。
金缕鹧鸪斑:形容砚台上的美丽纹理。
病渴:指司马相如身体不适。
三峡词源:比喻丰富的创作源泉。
文君:卓文君,司马相如的妻子。

鉴赏

这首《满庭芳·其二》是宋代文学家黄庭坚所作,以品茶为主题,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茶的魅力以及品茗时的雅致生活。诗人将春风中的北苑茶比作方圭圆璧,赞美其名动京关的高贵品质。他进一步形容饮茶带来的精神振奋,仿佛能战胜春困,驱散愁绪,甚至激发创作灵感,如研膏溅乳的金缕鹧鸪斑,形象生动。

接着,诗人借用司马相如的典故,即使在病中,也能借酒助兴,与群贤共饮,表达对茶的热爱和品茗时的高雅氛围。在醉意中,诗人心中的万千思绪被茶激活,如同三峡词源般滔滔不绝。最后,诗人回家后发现妻子文君尚未就寝,两人相对小窗前,共享这盏茶香,温馨而和谐。

整首词以茶为媒介,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化的追求,以及家庭生活的温馨画面,体现了宋词中闲适与雅致的意境。

收录诗词(2359)

黄庭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且书法亦能独树一格,为“宋四家”之一

  • 字:鲁直
  • 号:山谷道人
  • 籍贯: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
  • 生卒年:1045.8.9-1105.5.24

相关古诗词

瑞鹤仙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形式: 词牌: 瑞鹤仙 押[马]韵

蓦山溪(其三)

山明水秀,尽属诗人道。

应是五陵儿,见衰翁、孤吟绝倒。

一觞一咏,潇洒寄高闲,松月下,竹风间,试想为襟抱。

玉关遥指,万里天衢杳。

笔阵扫秋风,泻珠玑、琅琅皎皎。

卧龙智略,三诏佐升平,烟塞事,玉堂心,频把菱花照。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春晴

朝来风日,陡觉春衫便。

翠柳艳明眉,戏秋千、谁家倩盼。

烟匀露洗,草色媚横塘,平沙软。雕轮转。

行乐闻弦管。追思年少,走马寻芳伴。

一醉几缠头,过扬州、珠帘尽卷。

而今老矣,花似雾中看,欢喜浅。天涯远。

信马归来晚。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蓦山溪(其二)至宜州作,寄赠陈湘

稠花乱叶,到处撩人醉。

林下有孤芳,不匆匆、成蹊桃李。

今年风雨,莫送断肠红,斜枝倚。风尘里。

不带尘风气。微嗔又喜。约略知春味。

江上一帆愁,梦犹寻、歌梁舞地。

如今对酒,不似那回时,书谩写,梦来空,只有相思是。

形式: 词牌: 蓦山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