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

三年忧国计,髸发飘霜霰。

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

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

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

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

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

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

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

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

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送刘都谏左迁辽东苑马寺簿》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全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表达了对友人被贬辽东的深切关怀与勉励之情。

首句“三年忧国计”,点明了友人长期为国家计谋,深感其忧国之心。接着“髸发飘霜霰”描绘了友人因忧虑过度而头发斑白的情景,形象地表现了其为国操劳的艰辛。

“世事阅飞波,场偶观时变。”两句通过比喻,展现了世事变迁之快,友人在其中观察并适应着各种变化。随后,“辽阳虽左谪,前箸可借便。”表明友人即使被贬至辽阳,仍能利用自己的才智和经验,为当地的发展做出贡献。

“昔时风闻者,眼可得而见。”强调了友人过去传闻中的智慧和能力,如今得以亲眼验证。接下来,“倭奴逼朝鲜,虚费百亿万。竭尽中国膏,不闻蹶只箭。”通过描述倭寇侵扰朝鲜导致的巨大损失,反衬出友人对国家安危的担忧。

“东虏近乘胜,虚声震京甸。”指出东虏的威胁日益严重,其声势震动京城。紧接着,“我兵折大将,腹背两受战。”描述了军队在对抗东虏时遭遇的困难,友人在此背景下思考对策。

“辟如相扑人,举手先救面。”以相扑比赛为例,说明在面对困境时,应首先保护自己最重要的部分。随后,“弃远固不可,失近岂为善。”强调了在处理国家事务时,既要顾及长远利益,也不应忽视眼前的问题。

“公宿负奇策,下马可措办。”赞扬友人拥有出色的策略,即使在被贬的环境中也能迅速应对。最后,“志士立功名,不在麒麟殿。”鼓励友人追求功名,不必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荣誉地位,而应关注实际的贡献。

“卑官如冶场,英椎听锻鍊。”比喻低级官职如同冶炼场,能够锻炼出真正的英才。友人被贬后,不应自怨自艾,而应视之为磨砺自身的机会。“奇谋若可展,簿尉何足厌。”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肯定,认为即使在看似平凡的职位上,也能施展非凡的才能。

“胸臆不得行,三公犹为贱。”表达了对友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惋惜,同时也鼓励其保持自信,相信无论身处何种职位,都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体现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以及对个人价值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666)

袁宏道(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无学,又号六休。汉族。宏道在文学上反对“文必秦汉,诗必盛唐”的风气,提出“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性灵说。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并有才名,合称“公安三袁”

  • 字:中郎
  • 号:石公
  • 籍贯:荆州公安(今属湖北公安)
  • 生卒年:1568~1610

相关古诗词

夏初黄无净邀同项玄池诸公及家伯修泛舟三忠祠

京师百戏都,所少唯舟筏。

御水落漕渠,淙淙流一发。

凡目未经先,虽少亦奇绝。

何况集棠舟,游遨似吴越。

茭蒲得水长,凫鸳避沙热。

朱碧好亭子,稀疏出抹樾。

双航无定质,随波作周拆。

遇树即停帆,因风或回楫。

闸水高十仞,百斛量珠屑。

骏马下危坡,疾雷震空碣。

西门亦有水,宽丈深寸尺。

计较今昔游,居然分胜劣。

长跪谢主人,举酒旌劳伐。朝日照来骑,?途见微月。

形式: 古风

贞寿诗为冯太史母

宝髻暗尘灰,只凤啼晓额。

举眼望愁空,苍苍不如石。

箧装能几何,典发买书籍。

孤灯瘦形影,寒帏风雨夕。

廿年立孤成,名字照丹册。

宫锦到地红,霜心与头白。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古诗为杨中翰母中翰生十日而亡其母

十日无知识,那知有慈母。

稍长听人言,一言一酸楚。

辟如少唐儿,原不知乡土。

从人问闾庐,悲咽泪如雨。

哀怨本由衷,焉知涕无从。

一封黄纸诏,十里白杨风。

形式: 古风

别方子公

霜天客病难,何况千里去。

空囊唯败锥,饥程如何度。

客店指煤烟,穷乌啄冰树。

丁丁羸马铃,终夜相伴住。

怀刺二十载,毕竟无一遇。

泻泪忆黄金,相仇复何故。

聪明百倍人,百算百成误。

日日扶摇风,不肯吹飞絮。

天高画戟门,谁是思深处。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