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简迁国子博士

杨君解墨绶,去作国子师。

邑人十万户,遮道婴儿啼。

曩岁天旱苦,赤地无馀遗。

饥殍千百辈,上山争采薇。

采薇有时尽,讵能救长饥。

慨然顾自任,舍我将告谁。

昧爽出厅事,日暮忘旋归。

大家贮陈粟,出粜不敢迟。

偷儿纷狗鼠,锄治如平时。

一意摩手抚,如子得母慈。

明年麰麦登,比屋无流移。

史牒载循吏,于今亲见之。

我亦受一廛,惜哉轻语离。

桥山未迄役,酌饯疏酒卮。

聊述路人颂,持作送君诗。

形式: 古风

翻译

杨君卸下官印离开,去做国子监的老师。
城中十万户居民,孩童们沿路哭泣,为他送行。
去年天灾严重,大地干涸,几乎无物可食。
饥饿的人成百上千,上山寻找野菜薇草充饥。
虽然采薇能暂时果腹,但怎能解决长久的饥饿问题。
他深感责任重大,若非自己,又有谁能承担?
黎明时分出门处理政务,直到傍晚忘记回家。
大家储存的陈米,他都尽快出售,以免粮荒加剧。
盗贼如同狗鼠横行,但他仍像平日一样治理。
他全心全意地照顾民众,如同母亲对待孩子般慈爱。
来年麦子丰收,家家户户不再流离失所。
历史上记载的好官,如今我亲眼见证。
我也曾拥有官职,可惜现在要告别。
陵墓工程还未完成,我们以淡酒相送。
姑且写下这些百姓的赞歌,作为赠给你的诗篇。

注释

墨绶:古代官员的黑色丝带,象征职权。
国子师:国子监的教师,古代教育机构。
遮道:拦在路上。
饥殍:饿死的人。
采薇:古代饥荒时采食的野菜。
循吏:奉公守法、爱护百姓的好官。
一廛:古代指一小块土地,此处指官职。
酌饯:斟酒饯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迈所作的《送杨简迁国子博士》。诗中描绘了杨君辞去官职,担任国子博士时的情景。当地十万户百姓夹道欢送,连婴儿也含泪哭泣,反映出人们对他的敬爱。诗人回忆起前年大旱,人民生活困苦,甚至不得不上山采薇度日。杨君深感责任重大,决心以实际行动帮助饥民,他日夜操劳,低价出售存粮,驱赶偷窃者,犹如母亲般慈爱。次年丰收,人们不再流离失所。杨君的政绩被载入史册,成为典范。诗人感慨自己虽未能与杨君共事,但仍为他的善举感到欣慰,并在桥山祭祀后,以诗相赠,记录下路人的赞美。整首诗情感真挚,赞扬了杨君的仁政和无私奉献。

收录诗词(39)

洪迈(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副丞相、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

  • 字:景卢
  • 号:容斋
  • 籍贯: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
  • 生卒年:1123——1202

相关古诗词

送制置使王刚中帅蜀

上都门外垂杨陌,叶叶经霜不堪折。

春光犹未到梅花,何物当扳送行客。

路人惊问去者谁,高牙大纛争光辉。

君王应念蜀父老,故辍侍臣来紫微。

明光起草文章手,却听元戎报刁斗。

回首翔鸾一梦中,玉箫缓送成都酒。

邛郲九折何足驱,慷慨功名真丈夫。

成都花锦君莫恋,早晚归凯持钧枢。

形式: 古风

送建州徐生

人羁天地间,谁非一浮萍。

泛然偶相值,便有离合情。

君家武夷下,归路尘眼明。

我生爱山者,梦寐秀色横。

秋风送客去,把手更心倾。

尔逢山中人,为我寄此声。

形式: 古风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辞家去作入彀英,气拂天狼夜无迹。

庙堂尺箠鞭羌胡,智名勇功付壮夫。

引弓没羽世自有,敢问上策当何如。

形式: 古风

送金确然归弋阳

昔我云溪居,送子云溪濆。

重来问何时,笑指溪上云。

一别四周星,坐此世故纷。

衰颜两非昔,华发粲可耘。

我缠风树悲,终日无一欣。

子乃水菽忧,尚此奔走勤。

对床语未终,悬知便离分。

霜风吹客袂,别意如丝棼。

子归葛陂上,去路接乡枌。

归梦尚随子,何当叹离群。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