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北窗隐隐透南薰,老子全身是此君。
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
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
这首宋诗《戊辰夏五过抱朴岩》是葛天民所作,描绘了诗人夏日造访抱朴岩的情景。首句“北窗隐隐透南薰”以窗外南风轻轻吹入,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清新。诗人自称“老子全身是此君”,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融入,仿佛自己也成为了山林的一部分。
接下来两句“冷入鱼腮池面雨,静连禽语树头云”,通过细腻的观察,写出了雨滴落在水面的清凉感,以及鸟儿在树梢上鸣叫与云朵相映成趣的静谧画面。诗人借景抒怀,寓情于物。
“苔因觅句行来破,石为观空坐得温”进一步刻画了诗人漫步寻思,甚至石头也被他的静心观照赋予了温度。这两句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最后两句“时事自多无耳听,长安虽近不曾闻”,诗人表示世事纷扰,他选择远离尘嚣,专心于诗文创作,即使身处近在咫尺的繁华都城——长安,也似乎未曾听到外界的喧嚣。这表达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自然景象和深沉的人生感慨,展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境,以及对世事淡然处之的高雅情怀。
不详
徙台州黄岩(今属浙江)曾为僧,字朴翁,其后返初服,居杭州西湖。与姜夔、赵师秀等多有唱和。其诗为叶绍翁所推许,有《无怀小集》
古香无伴侣,一榻共云分。
涧水塘头过,樵歌枕上闻。
余生聊自适,此意与谁论。
落叶如相委,时敲月下门。
齿发中年态,丘园素隐心。
因栽白匾豆,欲当紫团参。
筐筥收繁荚,窗扉失茂阴。
萧萧檐外竹,抱蔓替予吟。
下竺山前打一遭,丁宁门子看溪桥。
恐惊绕涧梅花落,莫遣行人语笑高。
春涨侵高岸,春云裹乱山。
倒迁杨柳活,斜倚桔槔闲。
世味老方淡,花时晴最悭。
东风嗔懒动,故故撼柴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