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金长源户部见访》。诗中描绘了金长源户部来访时的情景,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对来访者的尊敬与欢迎之情。
首句“郭东旌旆枉高轩”,描绘了金长源户部来访时的壮观景象,旌旗飘扬,车马高轩,显示出其身份的尊贵和来访的隆重。接着“野老惊看满薜门”一句,以“野老”的视角,表现了乡间老人对于金长源户部来访的惊讶与好奇,同时也反映出金长源户部的名声之大,连乡间的老人也有所耳闻。
“龙节共瞻天使重,虎头人识父风存”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金长源户部的身份与威严,同时暗示其家族的荣耀与传统。这里的“龙节”、“虎头”分别象征着权力与威严,“天使重”与“父风存”则表达了人们对金长源户部及其家族的敬仰与怀念。
“无涯海岸沾新润,勿剪甘棠长旧根”两句,运用了自然界的意象来表达对金长源户部来访的欢迎与感激。海水的滋润象征着金长源户部带来的恩泽,而“勿剪甘棠长旧根”则表达了希望金长源户部能够长久地保持其家族的传统与美德,如同甘棠树一样,根深叶茂,生生不息。
最后,“北望金台宜一拜,尊君相救有仁言”两句,表达了对金长源户部的敬仰之情,并期待他能带来更多的智慧与仁慈。金台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某种象征性的地点,代表着智慧与权威,而“尊君相救有仁言”则体现了对金长源户部在道德与智慧方面的高度评价。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象征手法,展现了金长源户部来访时的庄重与热烈气氛,以及人们对他的尊敬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