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晦日同连双河湛天沐慧容上人二儿士皆自增城将登罗浮中路宿资福寺

罗浮每约不成行,且喜肩舆早出城。

尘路未知还近远,仙山遥望已分明。

田收晚稻馀秋色,寺入溪桥隔竹声。

同咏新诗各惆怅,故人卮酒未同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九月晦日一同前往罗浮山的旅程,虽未能成行,但已先在心中勾勒出仙山的美景。诗中以“且喜肩舆早出城”开篇,表达了对即将启程的喜悦之情。接着,“尘路未知还近远,仙山遥望已分明”,既展现了旅途的未知与期待,又预示着目的地的清晰与美好。

“田收晚稻馀秋色,寺入溪桥隔竹声”两句,通过描写沿途的田园风光和寺庙环境,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晚稻的收获与秋色的余晖交织,溪桥与竹林的声音相映成趣,不仅丰富了视觉与听觉的体验,也暗示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最后,“同咏新诗各惆怅,故人卮酒未同倾”,则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旅途中虽能共同吟诗,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共享美酒的遗憾。这种情感的细腻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描绘旅途风光的同时,也流露出人情味与淡淡的哀愁,展现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综观全诗,陈恭尹以清新自然的语言,巧妙地融合了景物描写与情感抒发,不仅展现了罗浮山的自然之美,也传达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情谊,是一首充满意境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宿资福寺楼夜坐小酌怀张菊水次双河韵

鹦鹉杯飞琥珀浓,小楼门户掩重重。

溪深不用防喑虎,日落无因借烛龙。

宿约即今成异地,客行从此又何峰。

酒酣好作同游梦,莫打经堂午夜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早发资福寺至华首台道中复次前韵

一片烟光露正浓,秋衣沾湿两三重。

芒鞋此地曾飞燕,竹杖何年更化龙。

隔县尚看云母洞,到山先认老人峰。

旧游渐喜僧房近,溪水琅琅不辨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宿华首台留柬尘异大师

石边流水尚潺然,法座庄严记昔年。

草径别来多蔓地,松门重到渐参天。

几层杰阁低闻雁,千里晴空远见川。

惠远未归陶令去,满溪黄菊布金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冲虚观观后即朱明洞

新成朱殿势重重,玉像生尘不正容。

古洞久荒微见字,薄云初起未遮峰。

著书前后传双葛,赐物存亡问六龙。

终拟结茅来此地,药池丹灶暂教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