贻杭僧清涌

山水苍苍万壑秋,沧江淼淼一归舟。

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

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山水画卷。首句“山水苍苍万壑秋”,以苍茫的山水和深秋的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沧江淼淼一归舟”一句,通过渺远的江面与孤独的归舟,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孤独与归隐的主题。

“梦回烟月无天日,游遍公卿出帝州”两句,运用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繁华生活的回忆与对当前隐逸生活的向往。这里,“烟月无天日”暗示了梦境中的迷离与虚幻,“游遍公卿出帝州”则表明了诗人曾涉足官场,但最终选择远离尘嚣,回归自然。

“燕颔虎头知有相,孤云野鹤本同流”两句,以“燕颔虎头”比喻有相貌出众之人,暗含对自身或他人才华的肯定;“孤云野鹤”则象征着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两句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向往。

最后,“山僧长揖苕溪去,他日来寻只水头”两句,以山僧的形象结束全诗,既是对前文隐逸主题的呼应,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可能再次相遇的期待。这里的“苕溪”与“水头”,既是地理上的具体地点,也象征着心灵的归宿与重逢的可能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感悟和追求。

收录诗词(572)

区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答林大博见赠

若若累累系匪轻,朝冲莫突岂书程。

病于好句游三昧,愁仗醇醪破一城。

五岭共谁分野色,九峰时我树风声。

都门怅别惭吾子,索酒缄诗独有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一)

酒经谈罢又茶经,兴落招提醉易醒。

小憩不妨诸念息,重来惟记万松青。

野云弄影倏时散,竹韵可人闲坐听。

在处山林无案牍,老当投辖莫劳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游苕山次秋浦王方伯韵兼呈万峰李参戎(其二)

湖山巾舄我曾经,二十年来梦始醒。

召伯甘棠留蔽芾,祭遵樽俎入丹青。

清游笑我扪萝癖,归咏同君驻马听。

抚景何嫌须鬓改,等閒天地亦忘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和答曾丈鹤林

此身闲得便成仙,何必菖蒲解引年。

冷落春光还默坐,依稀风韵荷新篇。

天恩大赉均黎老,寿域同跻过百年。

白鹤山人来未到,野航应怯海涛喧。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