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在梦中回忆起耕田时的情景,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水涉应多半月程"则透露出归途不易,时间也较长。"幕府罢来无药价"可能隐喻物价高昂或者生活艰难,而"纱巾带去有山情"则是僧人对故土的留恋。
"夜随净渚离蛩语"显示了僧人在夜晚与小虫声为伴的情况,孤独而静谧。"早过寒潮背井行"则是对清晨渡水、背向井水继续行走的情景描写,表达出一种坚持和决心。
最后两句"已让辟书称抱疾,沧洲便许白髭生"中,僧人以身体抱恙为由拒绝了别人的邀请,而选择在沧洲安度晚年,让白发自然而然地长出,这不仅是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淡远,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和超逸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