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时.秋夜有寄

荡帘波,药烟如水,秋在疏桐庭院。

看络角银河斜转。露浥凉红微泫。

细擘龙团,重温麝炷,刻漏刚三点。

将宋玉一段秋悲,写入杏罗,分付妆楼新雁。

天上星、六张五角,苦与身宫厮羼。

会短别长,除非梦里,得见桃花面。

梦也无觅处,宵宵翠被不暖。

这绮怀、消除无计,谱入红箫低按。

北宋乐章,初唐宫怨。字字珍珠贯。

待得伊到此,亲书素绡团扇。

形式:

鉴赏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秋夜的画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庭院的宁静与清凉。"荡帘波,药烟如水",帘幕轻摆,药香袅袅,如同秋水般流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寂寥的氛围。"秋在疏桐庭院",疏桐叶落,更显秋意浓重。

"看络角银河斜转",银河斜挂,暗示夜已深,诗人凝视着星空,心中涌起宋玉般的秋日哀愁。他将这份情感寄托于"杏罗"和"妆楼新雁",希望它们能传递他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词人借天上的星星,象征着命运的无常和离别的苦涩,"天上星、六张五角",形象地表达了这种无奈。他渴望在梦中与心上人相见,但"梦也无觅处,宵宵翠被不暖",现实中的孤独和失落感油然而生。

词的结尾,词人感叹无法排解心中的情愫,只能将其化作"红箫低按"的旋律,寄托在音乐之中。整首词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既有北宋的婉约,又融入了初唐宫怨的韵味,字字珠玑,表达了对远方人的深深思念。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百字令.题梦湘太守《匡山戴笠图》

仰天一笑,踞紫霞峰顶,横吹铁笛。

万古苍厓飞雪练,垂作银虹千尺。

五老庞眉,九仙鹤驾,来与君争席。

掉头不顾,飘然苏大瓢笠。

须信太守风流,永嘉而后,重理游山屐。

我欲从君骑雪牯,甜笋淡齑同吃。

白傅寻僧,青莲送内,韵事遥相匹。

开先寺里,也应留赠诗集。

形式:

买陂塘.冒巢民《菊饮诗卷》,为先生裔孙鹤亭属题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形式:

高阳台

瘦燕身材,小莺喉舌,何人不看王郎。

才揭珠帘,晖晖玉色花光。

春娇满眼红绡泪,飐歌云暗绕雕梁。

论声容、初写黄庭,恰好刚刚。

含颦不为缠头锦,为人间不解,月府霓裳。

侧艳新声,舞台空费鸾肠。

不胜江柳婆娑意,似诗人、老境颓唐。

减腰围、不独杨枝,更有东阳。

形式:

踏莎行(其一)代石甫寄琴客

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

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

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几曾独对桃花面。

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