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陂塘.冒巢民《菊饮诗卷》,为先生裔孙鹤亭属题

恁风流、晚香身世,南都遗老如在。

一篱水绘秋花影,肯与青山俱卖。彭泽宰。

把薇蕨、余生别立餐英派。幽芳任采。

便以菊方兰,将诗品画,香出所南外。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弘光宣统同慨。

欲消此酒知何物,最后南唐一蟹。缘不解。

看赵璧荆弓,来去多灵怪。河山又改。

叹辽鹤归来,灵鹣不见,空读瞎牛画。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菊花为引,描绘了一位南都遗老的风流身世,寓言深远。"一篱水绘秋花影"形象地刻画了菊花的孤高与清雅,表达了对遗老坚守节操的敬意。"彭泽宰"暗指陶渊明的隐逸生活,"薇蕨"则象征简朴的生活方式。词人推崇菊花的高尚品格,将其与兰花、诗画并列,超越了地域之限。

"桑田变,三百年来沧海",暗示历史变迁,沧桑巨变,从弘光到宣统,词人感慨人事如梦。"欲消此酒知何物"表达对时局动荡的无奈,而"南唐一蟹"则寓意亡国之痛。最后,词人借"赵璧荆弓"和"瞎牛画",寓言历史的反复无常和人事的难以预料,感叹河山易主,美好事物的消失。

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借物抒怀,既有对历史变迁的沉思,也有对个体命运的感慨,展现了词人的历史意识和文化情怀。

收录诗词(722)

樊增祥(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高阳台

瘦燕身材,小莺喉舌,何人不看王郎。

才揭珠帘,晖晖玉色花光。

春娇满眼红绡泪,飐歌云暗绕雕梁。

论声容、初写黄庭,恰好刚刚。

含颦不为缠头锦,为人间不解,月府霓裳。

侧艳新声,舞台空费鸾肠。

不胜江柳婆娑意,似诗人、老境颓唐。

减腰围、不独杨枝,更有东阳。

形式:

踏莎行(其一)代石甫寄琴客

舞袖双回,歌珠一串。瑶台月下时相见。

惺忪言语已魂销,更禁一再秋波转。

万口同夸,千人争看。几曾独对桃花面。

近来心事冷如簧,时时欲就朱唇暖。

形式:

踏莎行(其二)

才揭帘栊,一声喝采。盈盈含睇低垂黛。

厚颜多是读书人,十重铁叶明光铠。

国艳希逢,青春难再。谁拚海样黄金买。

世无一俩小鞋儿,石榴裙底依然在。

形式:

踏莎行(其三)

怅望雕轮,亲书凤纸。斑骓明下双僮侍。

侬家瑶水一枝莲,羞同青翰舟中比。

朱鸟窗虚,红鸾扇倚。万重山隔婵娟子。

吴淞一半化醇醪,情波醉得檀奴死。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