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厉翼所作的《送尹蔓回睦州》。诗中描绘了送别友人尹蔓返回睦州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面的辽阔、山林的深远以及自然界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离愁的氛围。
首句“怜君授衣月,远作泛舟行”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理解,即使在秋风送寒的授衣时节,友人也要踏上远行的航程。接下来,“江阔桐庐岸,山深建德城”两句,以广阔的江面和深邃的山林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场景,同时也暗示了友人行程的遥远与艰难。
“千寻乔木影,七里暮滩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沿途的景色,千寻之木,高耸入云,其影映照在江面上;七里的暮滩,波涛拍岸,发出阵阵声响。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隐含着时间的流逝和旅途的漫长。
最后,“兴尽当停棹,临流更濯缨”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在旅途中能够适时休息,享受自然之乐,同时也暗含了对友人品格的赞许,希望他在旅途中保持清正高洁,如同濯缨于清流一般。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既表现了送别时的依依不舍,又蕴含了对友人旅途平安、品格高洁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