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州孙氏万松堂

万松谁种已摐摐,半岭苍云映此邦。

露重珠璎蒙翠盖,风来石齿碎寒江。

浮空两竹横南阁,倒景扶桑射北窗。

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万松林立,云雾缭绕的壮丽山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心境。

"万松谁种已摐摜"一句,以问代答,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古老松林的由来感到好奇和敬仰。"半岭苍云映此邦"则描绘出松林与天际相连的壮观景象。

"露重珠璎蒙翠盖"写出了晨露如珠,笼罩在青翠的松叶之上,形成了一层层的绿意盈盈。"风来石齿碎寒江"则透露出秋风过境,带来的清冷气息,以及远处山石间流淌着的溪水。

"浮空两竹横南阁"中的"浮空"二字生动地表现了竹子在轻柔云雾中摇曳的姿态。"倒景扶桑射北窗"则描绘出窗外倒映的山色,如同扶持着古老的桑树,透过北窗投射进室内。

最后两句"坐待夕烽传海峤,重城归去踏逢逢"表达了诗人静坐在万松堂中等待着边关传来的烽烟信号,而后决定归去之时,脚下踩着的坚实步伐。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流露,构建出了一种超然物外、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登州海市,并叙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

荡摇浮世生万象,岂有贝阙藏珠宫。

心知所见皆幻影,敢以耳目烦神工。

岁寒水冷天地闭,为我起蛰鞭鱼龙。

重楼翠阜出霜晓,异事惊倒百岁翁。

人间所得容力取,世外无物谁为雄。

率然有请不我拒,信我人厄非天穷。

潮阳太守南迁归,喜见石廪堆祝融。

自言正直动山鬼,岂知造物哀龙钟。

伸眉一笑岂易得,神之报汝亦已丰。

斜阳万里孤鸟没,但见碧海磨青铜。

新诗绮语亦安用,相与变灭随东风。

形式: 古风

奉和陈贤良

不学孙、吴与《六韬》,敢将驽马并英豪。

望穷海表天还远,倾尽葵心日愈高。

身外浮名休琐琐,梦中归思已滔滔。

三山旧是神仙地,引手东来一钓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留别登州举人

身世相忘久自知,此行闲看古黄腄。

自非北海孔文举,谁识东莱太史慈。

落笔已吞云梦客,抱琴欲访水仙师。

莫嫌五日匆匆守,归去先传《乐职》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过莱州雪后望三山

东海如碧环,西北卷登莱。

云光与天色,直到三山回。

我行适冬仲,薄雪收浮埃。

黄昏风絮定,半夜扶桑开。

参差太华顶,出没云涛堆。

安期与羡门,乘龙安在哉。

茂陵秋风客,劝尔麾一杯。

帝乡不可期,楚些招归来。

形式: 古风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