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达道龙图挽词二首(其一)

才适邦家用,学非章句儒。

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

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

收功太原守,谈笑视羌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翻译

刚刚适应国家的需要,学问并非死板的经书儒生。
命运起伏难以预料,漂泊不定只能长叹。
在艰难困苦中看淡大义,深入思考长远的打算。
在太原担任守将时轻松收复失地,面对羌胡敌人谈笑自若。

注释

才适:适合。
邦家:国家。
用:需要。
学非:不是。
章句儒:死板经书儒生。
遭逢:遭遇。
初莫测:难以预料。
流落:漂泊。
长吁:长叹。
大节:大义。
轻多难:看淡困难。
深言:深入思考。
远图:长远打算。
收功:收复失地。
太原守:太原守将。
谈笑:谈笑自若。
视:面对。
羌胡:羌胡敌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为悼念滕达道龙图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中表达了对滕达道的赞赏和对其生平经历的感慨。首句“才适邦家用”赞扬了滕达道的才能适合国家的需要,显示出他的政治才能。次句“学非章句儒”则暗示他并非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儒家经学,而是有更广阔的视野和实践能力。

“遭逢初莫测,流落一长吁”描述了滕达道命运的起伏不定,起初难以预料,后来遭遇挫折,流落他乡,诗人对此表示深深的同情和感叹。接下来,“大节轻多难,深言究远图”赞美了滕达道在困境中仍坚守大节,深思远虑,有着深远的战略眼光。

最后两句“收功太原守,谈笑视羌胡”描绘了他在太原任职时的从容与镇定,面对外敌(羌胡)也能谈笑自若,展现出他的英勇和智谋。整首诗通过叙事和抒情,展现了滕达道的高尚品质和不凡经历,表达了苏辙对故人的敬仰和哀思。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踏藕

春湖柳色黄,宿藕冻犹僵。

翻沼龙蛇动,撑船牙角长。

清泉浴泥滓,粲齿碎冰霜。

莫使新梢尽,炎风翠盖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题方子明道人东窗

纸窗云叶净,香篆细烟青。

客到催茶磨,泉声响石瓶。

禅关敲每应,丹诀问无经。

赠我刀圭药,年来发变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题王诜都尉设色山卷后

还君横卷空长叹,问我何年便退休。

欲借岩阿著茅屋,还当溪口泊渔舟。

经心蜀道云生足,上马胡天雪满裘。

万里还朝径归去,江湖浩荡一轻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题李简夫葆光亭

径草侵芒屩,庭花堕石台。

小亭幽事足,野色向人来。

坐上乌皮几,墙间大瓠罍。

老成无不可,谈笑得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