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君任韵

乐事平生数已微,凋年继见更依依。

惜春惜别终难惜,归北归南未是归。

天目山中春酒熟,桐庐江上鳜鱼肥。

何时把臂成长往,隔断人寰所见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名为《次君任韵》。诗中情感深沉,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首联“乐事平生数已微,凋年继见更依依”描绘了诗人对过往快乐时光的怀念,以及面对岁月老去的无奈和不舍。这里的“乐事”指的是人生中的欢愉时刻,“平生数已微”暗示这些快乐已经变得稀少,“凋年”则指年岁渐衰,时光荏苒。

颔联“惜春惜别终难惜,归北归南未是归”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感叹即使再怎么珍惜春天的美好和离别的瞬间,也无法阻止它们的流逝;即便是回到北方或南方,也并非真正的回归,暗含着对生命旅程中无法回头的遗憾。

颈联“天目山中春酒熟,桐庐江上鳜鱼肥”转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自然景象。天目山的春酒和桐庐江上的鳜鱼,都是大自然馈赠的美味佳肴,象征着生活的美好与惬意。这里通过美景的描写,寄托了诗人对简单生活和平静心境的向往。

尾联“何时把臂成长往,隔断人寰所见稀”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憧憬和期待。他希望有一天能与友人携手同行,远离尘世的纷扰,过上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这里的“把臂”意味着结伴而行,“隔断人寰”则是对远离喧嚣、追求心灵自由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自然景观和理想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谊和自由的深刻思考与追求。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酷暑寄立之山中(其一)

虐雪饕风作道场,那知世有汗如浆。

剩持塞外寒林影,来淡楼头酷日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酷暑寄立之山中(其二)

知君凉纳五更时,蒲苇冥冥月影微。

转过山阴更幽绝,小舟撑出乍添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一)

中藏失清虚,寒燠乃见侵。

冷饮遏肺气,晨起忽成瘖。

甚难一字吐,岂凛三缄箴。

平生坐口过,忍俊每不禁。

恶业有体相,虚空恐难任。

病哑暂自幸,寡言神所钦。

吾闻古至言,中士先闭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二)

辛劳念亡妇,厚禀终销磨。

经年不得语,床蓐淹沉疴。

我今偶失音,儿女殊惊哦。

一瞑岂易事,苟活良可诃。

回思五十时,久病日欲矬。

语妇当远别,来日将无多。

彼时意潇洒,心井曾不波。

忽忽今十年,年假仍蹉跎。

未知生死际,视昔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