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一)

中藏失清虚,寒燠乃见侵。

冷饮遏肺气,晨起忽成瘖。

甚难一字吐,岂凛三缄箴。

平生坐口过,忍俊每不禁。

恶业有体相,虚空恐难任。

病哑暂自幸,寡言神所钦。

吾闻古至言,中士先闭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因寒冷而引发的喉咙不适,进而导致声音嘶哑的体验。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中藏失清虚”、“恶业有体相”等,不仅生动地展现了身体的不适,更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首句“中藏失清虚,寒燠乃见侵”,点明了病因——寒冷侵袭导致身体内部的清静被打破。接下来,“冷饮遏肺气,晨起忽成瘖”描述了诗人因喝凉水而使肺部受阻,早晨醒来发现声音变得嘶哑。这种形象化的描写,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的痛苦与无奈。

“甚难一字吐,岂凛三缄箴”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发声却难以启齿的尴尬境地,同时也暗示了内心的某种自我约束或压抑。“平生坐口过,忍俊每不禁”则反思了诗人过去可能因为言语不慎而带来的后果,流露出对言语之过的一种悔意。

“恶业有体相,虚空恐难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声音的丧失与道德、精神层面的缺失联系起来,暗示了诗人对于自身行为的反省与警觉。“病哑暂自幸,寡言神所钦”则在困境中寻求一种解脱,认为少言寡语或许是一种精神上的解脱,得到了神灵的赞赏。

最后,“吾闻古至言,中士先闭心”收束全诗,引用古语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控制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言语上应谨慎行事,保持内心的清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个人的身体体验,巧妙地融入了对生活、道德、精神的深刻思考,语言精炼,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二)

辛劳念亡妇,厚禀终销磨。

经年不得语,床蓐淹沉疴。

我今偶失音,儿女殊惊哦。

一瞑岂易事,苟活良可诃。

回思五十时,久病日欲矬。

语妇当远别,来日将无多。

彼时意潇洒,心井曾不波。

忽忽今十年,年假仍蹉跎。

未知生死际,视昔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三)

投艰坐敛手,才疏甘抱寂。

进德虽未能,差觉诸妄息。

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

硕果存义宁,至宝倍珍惜。

绸缪袁与陈,每岁约一集。

聚处常悤悤,别后苦相忆。

晚节得久要,堂堂可以毕。

形式: 古风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四)

少年雄志事,蒙难誓恢复。

人事多乖违,湘累忆初服。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

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

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形式: 古风

斯儆吾挽诗(其一)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

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

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

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

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

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