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二)

辛劳念亡妇,厚禀终销磨。

经年不得语,床蓐淹沉疴。

我今偶失音,儿女殊惊哦。

一瞑岂易事,苟活良可诃。

回思五十时,久病日欲矬。

语妇当远别,来日将无多。

彼时意潇洒,心井曾不波。

忽忽今十年,年假仍蹉跎。

未知生死际,视昔当如何。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陈曾寿所作的《小极音哑感赋四首》中的第二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以及对自己身体状况的忧虑。

首句“辛劳念亡妇”,点明了诗人对已故妻子的思念之情。接着,“厚禀终销磨”一句,暗示了诗人对妻子深厚的感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逝,但这种情感的深度和强度并未因此减弱,反而更加深刻。

“经年不得语,床蓐淹沉疴”描绘了诗人长期卧病在床的情景,与亡妻的分离,使得他长时间无法诉说内心的痛苦和思念。这种孤独和疾病带来的折磨,让他的身心都陷入了深深的困境。

“我今偶失音,儿女殊惊哦”则反映了诗人因病导致声音嘶哑,连自己的子女都感到惊讶和担忧。这一细节不仅增加了诗人的悲凉之感,也体现了家人对他的关心和爱护。

“一瞑岂易事,苟活良可诃”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脆弱性的感慨,以及对继续活下去的无奈和讽刺。他意识到死亡随时可能降临,而自己却只能勉强维持生命,这种生存状态充满了苦涩和悲哀。

“回思五十时,久病日欲矬”回忆起自己五十岁时的状况,那时长期患病,身体日渐衰弱。这一对比强调了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脆弱。

“语妇当远别,来日将无多”预示着与妻子的离别,暗示了生命的有限性和不可预测性。这种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加深了诗人的哀愁。

“彼时意潇洒,心井曾不波”描述了诗人年轻时的洒脱和内心的平静,与现在的境况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常。

“忽忽今十年,年假仍蹉跎”感叹时间的飞逝和岁月的虚度,即使在年假期间也无法摆脱生活的困扰和疾病的折磨。

最后,“未知生死际,视昔当如何”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迷茫和对过去的反思,流露出对生命意义的深沉思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对生命、时间、疾病、家庭关系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三)

投艰坐敛手,才疏甘抱寂。

进德虽未能,差觉诸妄息。

结交诸老翁,一一山丘隔。

硕果存义宁,至宝倍珍惜。

绸缪袁与陈,每岁约一集。

聚处常悤悤,别后苦相忆。

晚节得久要,堂堂可以毕。

形式: 古风

小极音哑感赋四首(其四)

少年雄志事,蒙难誓恢复。

人事多乖违,湘累忆初服。

便欲入山深,残年付僧粥。

钟鱼倘得力,托命老尊宿。

旧恩苦难忘,沉吟长踯躅。

衰病敢自宽,一息还炳烛。

形式: 古风

斯儆吾挽诗(其一)

区区人事君,抚衷有深愧。

箓葹或妄收,冥鸿渺难致。

波流万人海,肝赡君小异。

攀鳞愿始酬,伏枥志莫遂。

昂昂千里姿,局促仰徒隶。

龙德疑天渊,精魂敛壮士。

积惨摧越石,醇酒死无忌。

宿昔同驰驱,居困气弥厉。

岂意沉寒灰,翻坐回羲辔。

辛苦卅年心,回注经天泪。

形式: 古风

斯儆吾挽诗(其二)

入门惊踽踽,出门感凉凉。

昔昔府中趋,室迩人已亡。

平时少温熨,忽忽淡若忘。

一朝弃中路,触体如金创。

始知同志者,不必居相望。

精诚共天壤,阔远能扶将。

但使类不孤,自慰热中肠。

今兹饫冰雪,形神岂殊僵。

我行迫西日,复此异路伤。

一瞑可终古,谂君志气刚。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