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八日会不疑家席上纪实

召客客俱来,赏花花正开。

寒暄方得所,风雨不相催。

席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

主人意仍厚,安得不徘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邀请宾客都前来,正值花朵盛开时。
寒暄过后才尽欢,风雨也不能催逼。
宴席上柳絮如雪飘,门外车声似雷鸣。
主人情谊深厚真挚,怎能不流连忘返。

注释

召客:邀请。
俱来:全部到来。
赏花:欣赏花朵。
花正开:花朵正好开放。
寒暄:互相问候。
方得所:才能找到乐趣。
风雨:风雨天气。
不相催:不会催促。
席上:宴席上。
柳飞雪:柳絮像雪花般飞舞。
车隐雷:车辆声音像雷声一样低沉。
主人:宴请的人。
意仍厚:心意仍然深厚。
安得:怎能。
徘徊:犹豫不决,流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天的宴会盛景,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抒发了主人待客之情深和宾主间的情谊。"召客客俱来,赏花花正开"表明在一个美好的时节里,主人热情地邀请宾朋前来共赏盛开的花朵,这里的"花正开"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也象征着宴会的热闹与喜悦。

接着"寒暄方得所,风雨不相催"则展示了一个天气晴好的日子,没有寒冷和急促的风雨打扰,这样的天气为宾客提供了一种舒适的交流氛围,"寒暄"一词更传达出人们彼此间亲切、温暖的情感交流。

"席上柳飞雪,门前车隐雷"这一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致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席上柳飞雪"可能是指宴会中的花瓣纷飞,而"门前车隐雷"则是一种借景生情的手法,隐喻着宾客如流水般不断到来,但又不至于带来惊扰,这里所展现的是一种和谐而美好的社交场面。

最后"主人意仍厚,安得不徘徊"则表达了诗人对主人的深情款待之感激与怀念。"主人意仍厚"意味着主人对客人的关怀依旧深厚,而"安得不徘徊"则表明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宾朋怎能不心存思念、流连忘返。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与人际交往之乐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二月二日太常致斋晨起呈景仁次道二同舍

官舍春萧瑟,朝来尚薄寒。

人虽繁陌上,尘不近门端。

已负踏青约,仍无举白欢。

凭君御沟上,试折柳条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二月三十日与同舍宴李氏园晚归马上赋诗

门前蹀躞金羁满,坐上连翩玉斝飞。

数尺游丝留客醉,一行垂柳送人归。

同邀胜友时难得,重到名园花已稀。

莫惜芳辰剩行乐,无端风雨横相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八月十五日夜陪留守宣徽登西楼值雨待月久不见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八月五日夜省直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