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
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
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
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中秋节.value夜里与朋友共同期待明月、品味时光的场景。"经岁侍佳节,无如阴霭何"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期待和不满现实中阴霾天气的无奈。接着"果然时雨足,安用月华多"则是在说即使没有明月,连绵的细雨也足以让人感到满足,不需要过多的月色来装点夜晚。
诗中的"未免银缸进,空闻玉漏过"写的是时间在悄然流逝,即便是精致的水钟声,也只能空留听觉上的享受,而无从得见月亮。这里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哀愁。
最后,"庾公兴不浅,久为驻鸣珂"则是指诗人在长时间内都未能如愿看到明月,就像古代文学家庾信一样,对待佳节有着深厚的情感。"驻鸣珂"一词,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留恋之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中秋月亮的期待与失望,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感慨。
不详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大火已西落,温风犹袭人。
留连惜纨扇,散诞脱纱巾。
蟾影夜色浅,蛩声秋意新。
图书足自适,何物更关身。
菊蕊如排粟,青青见叶心。
未尝窥白日,何以散黄金。
攲侧疏篱短,绵延蔓草深。
寒蛩尔何与,终夕亦悲吟。
怅望中秋月,于今已上弦。
明生圭样小,影露桂花偏。
幽思邈难致,浮云去不还。
何当出阴翳,清彻照中天。
夜色槐阴重,雨声官舍寒。
野农安敢问,环堵未能完。
尽日流云度,何时大块乾。
正愁开霁晚,霜雾满红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