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渭源诗

西征乃届此,山路亦悠悠。

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

滥觞何足拟,浮槎难可俦。

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

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

长林啸白兽,云径想青牛。

风归花叶散,日举烟雾收。

直为求人隐,非穷辙迹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西行途中到达渭源时所见的壮丽山川景象。开篇“西征乃届此,山路亦悠悠”,点明行程之远,山路蜿蜒,引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接着“地干纪灵异,同穴吐洪流”描绘了奇特的地貌和奔腾的水流,展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滥觞何足拟,浮槎难可俦”两句,以夸张的手法赞美了水流之壮观,难以用言语比拟。接下来的“惊波鸣涧石,澄岸泻岩楼”则通过动态与静态的对比,展现了水势的激烈与水面的平静,以及水流经过岩石和岸边时的壮观景象。

“滔滔下狄县,淼淼肆神州”进一步扩展视野,将水流的气势延伸至更广阔的地域,表现出一种宏大的自然景观。随后的“长林啸白兽,云径想青牛”则引入动物元素,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丰富性,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风归花叶散,日举烟雾收”描绘了自然界的另一番景象,风过之后,花叶飘散,日落之时,烟雾消散,展现出一天中不同时刻的美丽变化。最后,“直为求人隐,非穷辙迹游”表达了作者寻求隐逸生活的愿望,与自然融为一体,远离尘嚣,追求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诗意。

收录诗词(43)

杨广(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 生卒年:569年-618年4月11日

相关古诗词

还京师诗

东都礼仪举,西京冠盖归。

是月春之季,花柳相依依。

云跸清驰道,雕辇御晨晖。

嘹亮铙笳奏,葳蕤旌旆飞。

后乘趋文雅,前驱厉武威。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舍舟登陆示慧日道场玉清玄坛德众诗

天净宿云卷,日举长川旦。

飒洒林花落,逶迤风柳散。

孤鹤近追群,啼莺远相唤。

莲舟水处尽,画轮途始半。

江浐各自遥,东西并兴叹。

已熏禅慧力,复藉金丹捍。

有异三川游,曾非四门观。

于焉履妙道,超然登彼岸。

形式: 古风 押[翰]韵

谒方山灵岩寺诗

梵宫既隐隐,灵岫亦沈沈。

平郊送晚日,高峰落远阴。

回幡飞曙岭,疏钟响昼林。

蝉鸣秋气近,泉吐石溪深。

抗迹禅枝地,发念菩提心。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月夜观星诗

团团素月净,翛翛夕景清。

谷泉惊暗石,松风动夜声。

披衣出荆户,蹑履步山楹。

欣睹明党亮,喜见泰阶平。

觜参犹可识,牛女尚分明。

更移斗柄转,夜久天河横。

徘徊不能寐,参差几种情。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