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言(其一)

谁信人间是与非,进须行道退忘机。

卦逢大壮羝羊困,乡入无何蛱蝶飞。

泽畔衣裳兰作佩,山中生计竹为扉。

饥肠已共夷齐约,一曲高歌去采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放言》。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他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

“谁信人间是与非,进须行道退忘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难以捉摸的感慨。其中,“是与非”指的是对错、是非善恶的判断,而“进须行道退忘机”则意味着在面对复杂的人世间,应以谦逊之心前行,同时要有自知之明,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要学会放下。

接下来的两句,“卦逢大壮羝羊困,乡入无何蛱蝶飞。” 描述了一种生灵被困的景象。其中“卦逢”指的是一种占卜中的吉凶预兆,而“大壮羝羊困”则形容某些强大的生命也可能陷于困境;“乡入无何蛱蝶飞”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归乡情景,蛱蝶在空中自由飞舞,没有任何忧虑。

紧接着,“泽畔衣裳兰作佩,山中生计竹为扉。”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生活中的简约态度。其中“泽畔衣裳兰作佩”形容水边兰花芬芳,可以作为装饰品;而“山中生计竹为扉”则表明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使用竹子做门扉。

最后,“饥肠已共夷齐约,一曲高歌去采薇。” 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其中“饥肠已共夷齐约”意味着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衡;“一曲高歌去采薇”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境界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高声歌唱着去采摘野生的薇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放言(其三)

贤人虽学心无闷,君子须知道自消。

德似仲尼悲凤鸟,圣如姬旦赋鸱鸮。

看松好待严霜降,试玉宜将烈火烧。

青女祝融如不党,愿分顽石与山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放言(其四)

人生唯问道如何,得丧升沉总是虚。

宁可飞鸿随四皓,未能鱼腹葬三闾。

傅岩偶梦谁调鼎,彭泽高歌自荷锄。

不向世间争窟穴,蜗牛到处是吾庐。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放言(其二)

荣枯祸福转如轮,幽暗难欺有鬼神。

天上若无司报者,世间争向不平人。

夏虫莫怪冰壶色,秋隼休猜月窟身。

吾道斯文如未丧,且凭方寸托穹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松江亭(其二)

中郎亭树据江乡,雅称诗翁赋醉章。

莼菜鲈鱼好时节,晚风斜日旧烟光。

一杯有味功名小,万事无心岁月长。

安得便抛尘网去,钓舟闲倚画栏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