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放言》。从这段文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他对自然界的细腻描绘。
“谁信人间是与非,进须行道退忘机。”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事变幻、难以捉摸的感慨。其中,“是与非”指的是对错、是非善恶的判断,而“进须行道退忘机”则意味着在面对复杂的人世间,应以谦逊之心前行,同时要有自知之明,对于已经发生的事情要学会放下。
接下来的两句,“卦逢大壮羝羊困,乡入无何蛱蝶飞。” 描述了一种生灵被困的景象。其中“卦逢”指的是一种占卜中的吉凶预兆,而“大壮羝羊困”则形容某些强大的生命也可能陷于困境;“乡入无何蛱蝶飞”则描绘了一种宁静的归乡情景,蛱蝶在空中自由飞舞,没有任何忧虑。
紧接着,“泽畔衣裳兰作佩,山中生计竹为扉。” 这两句诗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生活中的简约态度。其中“泽畔衣裳兰作佩”形容水边兰花芬芳,可以作为装饰品;而“山中生计竹为扉”则表明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的简单生活,使用竹子做门扉。
最后,“饥肠已共夷齐约,一曲高歌去采薇。” 这两句诗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态。其中“饥肠已共夷齐约”意味着即使在饥饿的情况下,也能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达到了一种心灵的平衡;“一曲高歌去采薇”则表达了诗人在这种境界中仍然能够保持乐观的心态,高声歌唱着去采摘野生的薇草。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和他对于生活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