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

掺袂向江头,朝宗势未休。

何人乘桂楫,之子过扬州。

飒飒翘沙雁,漂漂逐浪鸥。

欲知离别恨,半是泪和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挽着袖子走向江边,长江的水势滔滔不绝。
谁会乘坐桂木做的船,这人要经过扬州城。
沙滩上的大雁振翅飞,海鸥随波逐流无定踪。
想要了解离别的痛苦,一半源自泪水的流淌。

注释

掺袂:挽袖子的动作,表示亲昵或悲伤的情绪。
江头:江边。
朝宗:古代指长江向东流入大海,象征着归向或朝拜。
未休:不停歇。
桂楫:桂木制作的船桨,象征珍贵或高雅。
之子:这个人。
离别恨:离别的愁苦。
泪和流:泪水不断流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诗人站在江边,目送亲友乘船而去。"掺袂向江头"一句,设定了送别的情境,"掺袂"形象地表达了挥手告别之情;"朝宗势未休"则透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感情和不舍。

接下来的"何人乘桂楫,之子过扬州"两句,通过提问的方式强化了离别的情感。"乘桂楫"象征着高贵和清净,而"之子过扬州"则是对友人的祝福,希望他能够一帆风顺。

"飒飒翘沙雁,漂漂逐浪鸥"两句,以自然景物的变换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波动。"飒飒"和"漂漂"的声响营造出一种萧索与无常感,通过对比江水与飞鸟的动态,表达了离别时的心绪难以捉摸。

最后的"欲知离别恨,半是泪和流"两句,是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总结。这里的"半是泪和流"深刻地揭示了离别带来的哀伤,不仅是泪水,还有无法言说的苦楚。这不仅是对眼前情景的感慨,更是对人生离合苦乐的深沉体悟。

收录诗词(2)

乔舜(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前赋附归云之曲

归云之状兮不一,归云之趣兮难俦。

云不以朝脯而异赏,士不以前后而异求。

诚在位之如是,知夫鸿渐之高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群玉山赋附歌

彼天子兮尘外镳,登灵台兮意飘飘。

吾君得道兮异于是,不自求兮自逍遥。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裴将军剑舞赋附歌

洸洸武臣,耀雄剑兮清边尘。

威戎夷兮率土来宾,焉用轻裙之妓女,长袖之才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秋晴曲江望太一纳归云赋附歌

节彼南山兮人所瞻,施此云雨兮济君欲。

形式: 押[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