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教授(其二)

客少从蒿长,居深懒户开。

孤城岁云莫,瘦马子能来。

长策怜葵向,新诗更雨催。

相看前日事,此首忍重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人少时草木茂盛,居住在深宅不愿开门。
孤独的城市时光流逝,瘦弱的马儿还能来访。
长久以来的策略是爱向阳的葵,新诗被雨水催促着创作。
回想起往日的事情,这首诗怎能再次触及心扉。

注释

客:来访者。
少:稀少。
蒿:野草。
长:茂盛。
居:居住。
深:深处。
懒:懒散。
户:门。
孤城:孤独的城市。
岁:岁月。
云莫:终了,流逝。
子:你,这里指瘦马。
怜:怜爱。
向:向着阳光。
新诗:新作的诗。
更:更加。
雨:雨水。
催:催促。
相看:回顾。
前日:过去的日子。
此首:这首。
忍:怎能。
重:再次。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张栻所作,名为《和杨教授(其二)》。诗人在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一种淡泊明志、隐逸生活的情境。

"客少从蒿长,居深懒户开。" 开篇两句,表现了诗人对外界交往的疏离和自己内心世界的宁静。"客少"意味着来访者稀少,而"从蒿长"则暗示了一种随遇而安的情怀。"居深懒户开"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外界淡然的态度,宁愿守着自己的小屋,不愿意轻易打开心扉。

"孤城岁云莫,瘦马子能来。" 接下来的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象。"孤城岁云莫"让人联想到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寂寞,而"瘦马子能来"则透露出一种对生命力顽强不屈的赞美。

"长策怜葵向,新诗更雨催。" 这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于文笔的珍视与创作时机的把握。"长策"象征着诗人的笔触,而"怜葵向"则表达了一种对待字如生命的情感。"新诗更雨催"则透露出了诗人在雨中寻找灵感,创作不辍的勤勉。

最后两句"相看前日事,此首忍重回。" 表现了诗人对于过往记忆的珍视和对当前创作的满意。这不仅是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信,也是一种时间流转中情感的凝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独享宁静的心境。同时,诗中的字句简洁而深远,每一笔都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哲理,是一首充满了生活智慧与文学魅力的佳作。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和杨教授(其一)

道在无今昔,才难有屈伸。

青编知了意,白眼付时人。

镜里颜容旧,胸中事业新。

绝叹知味鲜,渠自说甘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和定叟送行韵

旧别情何限,重逢意豁然。

相看疑似梦,款语不成眠。

但欲灯窗共,其如事役牵。

固应回首处,祇在集云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和择之看雪

岳背三冬雪,真同不夜城。

野云何晃荡,涧水助空明。

行橐多新句,青山有旧盟。

堂堂身世事,渠谩说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择之韵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