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
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
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
此诗描绘了一位修行者踏雪寻访深山寺庙的景象。"旧说峰头寺,真成杖屦来"表明古老传言中有座寺庙位于高峰之上,而这位修行者带着拐杖和草鞋踏实了这样的传说。接下来的"却寻泥路滑,更喜野云堆"则展示了诗人在征途中的情感变化,尽管道路湿滑且难行,但他更喜爱那自然中形成的云雾之美。
"寒积三冬雪,阳生九地雷"一句,用了对比手法,描述了严寒和温暖、静谧与动荡之间的强烈对比。三年的积雪在这里化作了自然界的冷冽象征,而当春天到来时,大地则回应以雷声,展现出大自然的另一面。
最后,"城中几亲友,为说看山回"表达了诗人与城中的亲朋好友之间的情感联系。他们会因为这次山行而聚首,分享那一份对山之美的体验和情感。这不仅是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也是他对人间情谊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以及对修行者内心世界的探究,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淡泊与超脱,同时也透露出他们对山水之美、对生命之真挚的情感。
不详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方帽冲泥有客来,九衢俗眼莫惊猜。
一樽相对十年外,两脚新从万里回。
壮志未随衰鬓改,孤怀良为故人开。
雪中细放梅花发,不用匆匆羯鼓催。
雨后清泉绕舍流,悬知耘耜遍南州。
占相岁事端无恙,劳苦农人亦少休。
好句收功经百鍊,弥旬不见便三秋。
闲来只愿长丰稔,江海白鸥盟共求。
雨凉窗户好,佳木正阴阴。
畎亩忧时念,乾坤济物心。
引泉聊自照,移竹更亲临。
尚想皇华使,风前拥鼻吟。
吾道元如砥,人间谩畏途。
未容舟溯峡,且泛雪平湖。
子孝宁投杼,天回看脱弧。
不应从我懒,欲老豆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