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马市新建义首书院,延余课士,作此勖之

路转峰回隔市喧,十年重许问仙源。

弦歌能使干戈化,士气还须礼教敦。

我望他山先拜石,人来旧雨正开樽。

顾名岂第谈经义,愿与诸君子细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石马市新建的义首书院的赞美和期待。首句“路转峰回隔市喧”,生动地展现了从繁忙都市转向宁静学府的转变过程,仿佛在喧嚣中寻得一片净土。接着,“十年重许问仙源”表达了诗人对再次探索知识源泉的渴望与决心。

“弦歌能使干戈化,士气还须礼教敦”两句,既是对书院教育理念的高度肯定,也寄寓了诗人对和平与文明传承的深切期盼。弦歌代表了文化的传播与和谐,而士气与礼教则强调了个人修养与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我望他山先拜石,人来旧雨正开樽”描绘了一幅充满敬意与热情的场景,无论是对自然界的崇敬还是对老友的欢迎,都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最后,“顾名岂第谈经义,愿与诸君子细论”则表达了诗人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希望深入探讨其背后的道德与哲学意义,与诸位君子共同探讨,增进彼此的理解与智慧。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支持,也蕴含了对社会和谐、文化传承以及个人修养的深刻思考,是一首富有哲理与人文关怀的作品。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喜晤叶九峰孝廉

芹藻分香五十春,穷经皓首更精神。

童军当日年推长,朋辈晨星老觉亲。

天与康强成晚遇,人同耆旧咏嘉宾。

贤书一例荣乡举,难得题名达紫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梅林咏月图

大将功成鬓尚黑,佳人留影空髣髴。

几生将欲招梅魂,安得前身证明月。

将军本是旧书生,纸帐铜瓶坐论兵。

投笔从戎便持节,十年杨柳倚楼情。

愿辞牙纛归梅阁,种梅锄月甘丘壑。

忽传幕府简书来,英雄岂恋儿女乐。

送别阳关拥节旄,军声十万沸江涛。

夜深遥望中天月,心篆直与阵云高。

恨不中流助桴鼓,抚念孱躯悲自语。

岂知大将报红旗,已诧美人归黄土。

生祝夫婿早封侯,一枝空付致书邮。

伤心芳芷沉湘浦,哀动笳鼓惊东瓯。

灵台偃伯策勋后,故乡驿使重回首。

相思犹梦绮窗寒,梅花今复映月否。

精灵相感若有神,画图识面唤真真。

重摹镜水肖花月,虎帐风生缟袂春。

吁嗟乎,贤媛能知忠孝义,丈夫情重在伉俪。

凌烟阁中羡功名,罗浮梦里疑仙异。

惟有梅窗明月万古不可磨,留得丹青照映垂奕祀。

形式: 古风

九日至云亭书院

冠朝人物盛西昌,瞻仰前贤道德光。

山水钟灵关气运,科名济美见文章。

构材愿庇千间厦,望古惟持一瓣香。

且看黄花留晚馥,我来风雨正重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去冬在郡因拜跪倾跌,致伤左腕,历七旬之久。左既不胜其苦,右亦倍形其劳,今幸小愈,感而吟此

五官各效用,四肢同一体。

惟兹左右手,相依甚唇齿。

伸屈影随形,拮据臂使指。

嗟予苦支绌,双肘常搁几。

右腕勤握笔,左亦藉伸纸。

奈何筋力衰,酬酢艰拜跪。

若非借手援,一蹶奚由起。

手为足代僵,足赖手相抵。

笃哉手足情,左右之曰以。

右有左不宜,终觉妨举止。

眇也犹能视,跛也犹能履。

两手如两翼,折一差池矣。

独任方知难,分劳将何恃。

颠而不能扶,则将焉用彼。

药少不龟灵,医谁折肱技。

瑟缩困寒冬,春渐回腕底。

偏枯得吹嘘,废疾起衰靡。

苦乐本相关,休戚同一视。

把臂重拊摩,合掌共欢喜。

痛定还思痛,骨肉何彼此。

从兹互提携,战兢慎伤毁。

吾老手已疲,常怀失足耻。

谁谓同气亲,交愈乃如是。

世有袗臂人,未解疾痛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