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王怀异域,尚父远专征。
万里军容动,三年庙算成。
河魁占上朔,海若避前旌。
不待过铜柱,交酋自请缨。
这首诗描绘了大司马东塘毛公征讨安南的壮阔场景与辉煌成就。开篇“天王怀异域,尚父远专征”,以“天王”象征君主,表达了君主对远方异域的关怀与决心,派遣“尚父”即大司马东塘毛公远征,展现了帝王的雄心与战略眼光。
接着,“万里军容动,三年庙算成”,描述了军队在辽阔的战场上行动的壮观景象,以及经过三年精心策划的战略最终得以实现的成果。这不仅体现了战争的规模与时间跨度,也暗示了战略的深远与成功。
“河魁占上朔,海若避前旌”,运用神话传说中的河魁和海神海若,形象地描绘了毛公征讨安南时的威严与力量,河魁占据北方,海神避让其前,显示出毛公的军事声威之大,无人能敌。
最后,“不待过铜柱,交酋自请缨”,点明了战争的结局。在毛公的英明指挥下,无需等到通过象征性的铜柱,敌方首领就主动请求加入战斗,这一细节不仅彰显了毛公的卓越军事才能,也反映了其战略的威慑力与影响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大司马东塘毛公征讨安南过程的描绘,展现了明代军事将领的英勇与智慧,以及国家对外扩张的决心与能力。
不详
汉族,明代学者,杰出的地理制图学家。一生奋发于地理学等科学的研究,“考图观史“,发现当时地图多疏密失准、远近错误,于是亲自外出调查收集资料,准备重新编一内容丰富、地理位置准确的地图,以计里画方之法,创立地图符号图例,绘成《广舆图》。创编成地图集形式,不仅继承了朱思本制图法,还加以发展,使地图更为科学实用。堪称与墨卡托同时代的东方最伟大的地图学家
禹贡要荒服,虞廷干羽通。
谁云南极外,不丽大明中。
兵洗桄榔雨,帆归舶䑲风。
无令穷海国,但数伏波功。
孤棹寒江上,离情落雁边。
我身云水似,飘泊定何年。
同旅非棠棣,他乡问杜鹃。
不知故园夜,谁为客程怜。
槜李逢良夕,明蟾落桂华。
离情属秋暮,两地望天涯。
灵药空传世,清辉苦忆家。
关山千里外,盈晦动长嗟。
大泽闻彭蠡,为舟泛碧湾。
天低疑拂树,波远似侵山。
极浦多摧楫,中流有宿菅。
澄清十年思,川上动秋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