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
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
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
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
这是一首描绘诗人闲适生活的诗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首句“闲游来早晚,已得一周年”表明诗人已经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一年了,这里的“闲游”二字传递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情绪。
接着,“嵩洛供云水,朝廷乞俸钱”写出了诗人居住的地方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同时也有贫困和求助于官府的情形。“嵩洛”指的是嵩山和洛河一带,这里的“云水”象征着纯净与自由,而“乞俸钱”则透露了生活中的不易,显示出诗人对现实的关注。
第三句“长歌时独酌,饱食后安眠”描绘了一种自在的生活状态,诗人时而吟唱着长篇歌谣,一旦饮足食饱,便安然入睡。这两件事都是古代文人常做的事,表现了对生命简单享受的珍视。
最后,“闻道山榴发,明朝向玉泉”写的是诗人听说山中的柑橘类果实成熟后,决定次日前往名为“玉泉”的地方。这里的“山榴”可能是指野生的柑橘之类,而“玉泉”则是一个美丽的自然场所。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诗人日常生活细节的刻画,展现了一个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和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状态。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谁能嗟叹光阴暮,岂复忧愁活计贫。
忽忽不知头上事,时时犹忆眼中人。
早为良友非交势,晚接嘉姻不失亲。
最喜两家婚嫁毕,一时抽得尚平身。
暖拥红炉火,闲搔白发头。
百年慵里过,万事醉中休。
有室同摩诘,无儿比邓攸。
莫论身在日,身后亦无忧。
婆娑放鸡犬,嬉戏任儿童。
闲坐槐阴下,开襟向晚风。
沤麻池水里,晒枣日阳中。
人物何相称,居然田舍翁。
薄食当斋戒,散班同隐沦。
佛容为弟子,天许作闲人。
唯置床临水,都无物近身。
清风散发卧,兼不要纱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