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乐(其二)

万法由心,应观法界,一切心造。

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

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

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

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

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

七返九还,工夫到后,还我旧时年少。

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翻译

世间万物皆由内心生发,观察法界,一切皆由心创造。
无论是老子还是佛陀,他们的教义都指向同一个核心:离开内心,就没有道。
自从理解了阴阳调和,炼丹的过程便有了昼夜之分。
云雾翻腾,雨点纷飞,月亮和兔子在仙境中穿梭,修炼中不再有烦恼。
真气与真液在气息中相互融合,恰到好处。
黄芽生长,赤水炼成,龙虎图腾环绕,修炼进入关键阶段。
经过七次往返,九次循环,功夫达到顶峰后,重获青春年少。
待三千功行圆满,那时才是真正的解脱。

注释

万法:世间万物。
心:内心,精神。
法界:佛法或宇宙法则。
坎离:中国道家中的阴阳象征。
炼药:修炼或炼丹。
烦恼:困扰或忧虑。
真液:道家中的精气神之一。
黄芽:道教修炼中的象征物。
龙虎:道家修炼中的象征,代表阴阳。
七返九还:道教修炼术语,指反复修炼达到极高境界。

鉴赏

这首诗歌颂的是道家内丹术的修炼过程,言辞间充满了对生命真谛和宇宙法则的追求与领悟。"万法由心"一句直接点出了内丹修炼的核心,即一切现象皆来源于心灵的作用,而非外在世界的干预。

"老子瞿昙,同归去揆,不离心是道"中的“老子”指的是道家圣人老聃,他的智慧与佛教中之“瞿昙”相结合,共同指向内心深处的修炼之径。"不离心是道"强调了修行必须紧守心灵,不被外界干扰。

接下来的"自从识得,坎离交济,炼药粗知昏晓"则描绘了修炼过程中的关键阶段,即通过五行相生的原理(坎、离代表水火),内外兼修,将生命之精华转化为仙丹。"炼药粗知昏晓"表明对此道理虽有所悟,但仍旧有些许未明。

在"云腾雨飞,蟾宫兔走,丹阙更无烦恼"中,"云腾雨飞"象征着天地间的变化与修炼中的种种奇遇;"蟾宫兔走"则指月亮中的神话故事,蟾蜍与玉兔在月宫中捣药,寓意于内丹之炼制;而"丹阙更无烦恼"则表达了修炼到一定层次后,对世间纷扰已能超然物外,无所挂念。

"气中真液,液中真气,和合不多不少"此句深入探讨内丹术中的精气转换之理,强调要达到阴阳平衡,水火相济的境界。

接着是"种出黄芽,炼成赤水,龙虎交围绕"。这里“种出黄芽”象征着生命力与智慧的萌发;"炼成赤水"则指通过修行将生命之精华转化为仙丹之红色液体;"龙虎交围绕"寓意于阴阳二气在内心世界中的融合与斗争,象征着修炼过程中对自我控制的极致挑战。

"七返九还,工夫到后,還我旧时年少"一句,"七返九还"是指内丹术中的一种修炼方式,即通过反复的练气与还精,达到生命回春之效;"工夫到后"表明在长时间的坚持和努力之后;"還我旧时年少"则是对重获青春、延年益寿状态的向往。

最后一句"待三千、功圆行满,恁时是了"中,“待三千”可能是指等待修炼到达一定层次或完成某种内丹大法;"功圆行满"则表明修炼之功夫已经圆满;"恁时是了"意味着在那个时候,一切都将完美无缺,达到心灵的至高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内丹术各个阶段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追求永生不老、超脱世俗、回归自然本真的精神追求。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遇乐(其三)

学道修心,存神炼性,直要轻举。

补脑还精,流水不腐,户枢终不蠹。

日魂月魄,抟归炉鼎,真气自然流聚。

把心猿缚住,意马追回,迥无尘虑。

定中明有,阳龙阴火,水火透时为度。

八段奇文,千口活法,向上有一路。

吕公高尚,未离人世,有分也须相遇。

约十洲三岛,骖鸾跨鹤,大家同去。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永遇乐.庆李守正月十九

才过元宵,又经四日,门设弧矢。

信道长庚,当年降瑞,缘是诞生李。

葱葱佳气,今朝重见,洋溢门庭多喜。

这英贤、文章冠世,取青拾芥难比。

那堪绿鬓、朱颜年少,暂试牛刀百里。

迤逦黄堂,平章风月,见说清如水。

彩庭兰玉,森然挺特,捧献椒觞归美。

愿从今、增崇福寿,川流山峙。

形式: 词牌: 永遇乐

汉宫春

争似我,随时临风对月,畅饮更高歌。

形式: 押[歌]韵

汉宫春(其四)

雪打风摧。正篱枯壁尽,却有寒梅。

衰柳败蒲碍眼,喜见芳蕾。

江村路曲,问青帘、与酌馀醅。

须凭取,东君为我,一枝先寄春来。

寂寞槿门牛巷,有清香自倚,不怕低回。

终须会逢赏目,健步移栽。

孤芳素艳,敢烦他、蜂蝶相陪。

偏爱有、春风靳惜,同时不放花开。

形式: 词牌: 汉宫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