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攲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其五)

自喜身无事,乘春但种花。

时时游野墅,往往宿僧家。

入竹新寻笋,燃铛旋煮茶。

趋朝十里路,来往不嫌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我为自己感到欣慰,因为无事可做,只在春天里种花。
我常常去野外别墅游玩,有时会在僧人家里过夜。
走进竹林寻找新鲜的竹笋,然后立即烹煮一壶香茶。
即使是去往十里之外的朝廷,来来回回我也毫不觉得远。

注释

身:个人。
事:事情。
乘:趁着。
春:春天。
但:只。
游:游览。
野墅:野外别墅。
宿:住宿。
僧家:僧人的住所。
入:进入。
新:新的。
寻:寻找。
铛:锅。
旋:立刻。
趋朝:前往朝廷。
赊: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自然界中寻找心灵寄托和精神慰藉的生活情景。诗人自得其乐,无需外在繁杂事务打扰,只是在春天种植花朵,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时时游野墅,往往宿僧家"表明诗人的生活简朴而自由,不羁的灵魂在山水间流连,与佛门有着不解之缘。

"入竹新寻笋,燃铛旋煮茶"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亲近的生活片段,从竹林中寻找新鲜的竹笋,并以简易的方式烹饪食物,体现了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趋朝十里路,来往不嫌赊"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豁达,不急不躁,即便是短暂的十里之行,也能享受其中的旅途乐趣。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生活情趣的展现,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自在逍遥的情感体验。这种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深远的影响力,是文人墨客常常向往的理想境界。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自思忝幸因动咏吟

如蓬短发不胜簪,筋力衰羸分所甘。

清职美官皆遍历,物情时态尽深谙。

乘轩服冕身可用,啸月吟风意尚耽。

安得故人频会面,一樽相对共醺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更依前韵上献恶诗搜吟虽罄于短才歌咏宁穷于盛美

茂陵词客马相如,贮蓄胸中万卷馀。

闲坐小斋惟看画,旋分清俸只抄书。

槛花灼灼韶光盛,庭竹森森翠影疏。

晨入蓬山暮归去,到归多是闭门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