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过节辰又逢连假既闭关而不出但攲枕以闲眠交朋顿少见过杯酒又难独饮若无吟咏何适性情一唱一酬亦足以解端忧而散滞思也吾弟则调高思逸诚为百胜之师劣兄则年老气羸甘取数奔之诮恭依来韵更次五章以自喜身无事为首(其二)

自喜身无事,因行过寺墙。

闲题僧舍壁,静爇佛家香。

竹户蜘蛛挂,莎阶蟋蟀藏。

唱酬聊取乐,不觉又盈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我自得其乐,因为漫步经过寺庙围墙。
闲暇时在僧舍墙上随意题诗,静静地点燃佛堂的香火。
竹门上挂着蜘蛛网,莎草阶前藏着蟋蟀声。
我们以吟唱应对,只为取乐,不知不觉间已填满了一箱诗作。

注释

自喜:感到高兴。
身无事:没有烦心事。
因行:因为行走。
寺墙:寺庙的外墙。
闲题:随意题写。
僧舍:僧人的住所。
壁:墙壁。
静爇:静静地点燃。
佛家香:佛教寺庙的香火。
竹户:竹制的门。
蜘蛛挂:蜘蛛网上挂着。
莎阶:长满莎草的台阶。
蟋蟀藏:蟋蟀藏匿。
唱酬:互相唱和。
聊取乐:只为取乐。
盈箱:填满箱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闲适的生活中寻找乐趣的情景。开篇“自喜身无事,因行过寺墙”表达了诗人对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状态的自得其乐,以及他偶然经过一座寺院的墙壁。紧接着,“闲题僧舍壁,静爇佛家香”展示了诗人在寺庙中随手题字,同时感受着清净而淡雅的佛香,这两句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宁静的意境。

“竹户蜘蛛挂,莎阶蟋蟀藏”则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透露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最后,“唱酬聊取乐,不觉又盈箱”表明诗人通过歌唱与友人互相酬酢,以此为乐,而这种乐趣是如此充实以至于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细节描写,展现了诗人对一种平淡而宁静生活态度的向往和欣赏。这样的生活虽然简单,但在诗人的笔下却显得格外珍贵和充实。

收录诗词(91)

李昉(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 字:明远
  •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 生卒年:925年-996年2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自思忝幸因动咏吟

如蓬短发不胜簪,筋力衰羸分所甘。

清职美官皆遍历,物情时态尽深谙。

乘轩服冕身可用,啸月吟风意尚耽。

安得故人频会面,一樽相对共醺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更依前韵上献恶诗搜吟虽罄于短才歌咏宁穷于盛美

茂陵词客马相如,贮蓄胸中万卷馀。

闲坐小斋惟看画,旋分清俸只抄书。

槛花灼灼韶光盛,庭竹森森翠影疏。

晨入蓬山暮归去,到归多是闭门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更述荒芜自咏闲适

满架诗书满炷香,琴棋为乐是寻常。

诚知老去唯宜静,自笑闲中亦有忙。

腰下转嫌金印重,眉间渐长白毫长。

手栽园树皆成实,引著儿孙旋摘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牡丹盛开对之感叹寄秘阁侍郎

白公曾咏牡丹芳,一种鲜妍独异常。

眼底见伊真国色,鼻头闻者是天香。

朝含宿雨低垂泪,晚背残阳暗断肠。

多病老翁争奈向,寄诗遥问少年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