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东乡归天台(其二)

千岩万壑天台路,一日分为两日程。

事可语人酬对易,面无惭色去留轻。

放开笔下閒风月,收敛胸中旧甲兵。

世事看来忙不得,百年到手是功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千岩万壑间的天台山路,一天旅程被分成两天来走。
遇到事情可以与人交谈应对轻松,面对离别没有羞愧,进出都显得随意。
放下笔下的闲情逸致,收起心中的旧时战备。
看待世事不必过于忙碌,百年光阴到头来只是追求功名罢了。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沟壑众多。
天台路:指天台山的道路,可能象征着艰难的旅程。
一日分为两日程:夸张手法,表示行程艰难。
事可语人:可以与人分享的事情。
酬对易:应对自如,交谈起来容易。
面无惭色:没有羞愧的表情。
去留轻:对待离开和留下都显得轻浮。
放开笔下閒风月:放下写作,享受闲适的生活。
收敛胸中旧甲兵:收起心中的战争记忆或竞争心态。
世事看来忙不得:看待世间纷扰不必过于忙碌。
百年到手是功名:百年之后,所追求的不过是名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人生态度。开篇“千岩万壑天台路,一日分为两日程”勾勒出一幅雄伟的山水画卷,天台山的险峻与壮丽让人感受到时间的压迫和生命的短暂。紧接着,“事可语人酬对易,面无惭色去留轻”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时的坦然自若,他们之间的情谊不需要过多言语就能理解和回应,这种关系纯粹而不带一丝羞愧。

“放开笔下閒风月,收敛胸中旧甲兵”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选择了释放那些闲适优美的情感,但同时又把曾经的心灵之战深锁于心底。这不仅表现了诗人的情感转变,也映射出他对待生活态度的改变,从积极参与到宁静致远。

最后,“世事看来忙不得,百年到手是功名”则是一种超脱尘世的智慧。诗人认为世间纷争并无多大意义,真正重要的是那份能够持之以恒、传之久远的成就与荣誉。这不仅是对个人生命价值的一种肯定,也是对人生短暂本质的一种洞察。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看破和对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收录诗词(449)

刘过(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 字:改之
  • 号:龙洲道人
  •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 生卒年:1154~1206

相关古诗词

送刘从周教授

凤阁鸾台次第留,此生何必为身谋。

工夫到易通三圣,洁白持身第一流。

桑梓静思如子少,萍蓬自叹此生浮。

还乡若有过从便,会尽人间只点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送刘允叔还浙东

树倒群公尚不飞,先生于此独知几。

杀身无益事成败,闭口不言心是非。

吴渚莼鲈张翰去,鉴湖风月贺章归。

从教血染长安市,一舸清风眠钓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许阎二兄归岳阳

岳鄂旧游处,重来岁月更。

联翩识吾友,邂逅慰平生。

风送故人远,槐催举子惊。

扁舟更珍重,万里莫留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送杨伯子

天下少奇士,况乎吾一州。

逢人问姓字,知子有源流。

兰砌多黄口,蓬山半白头。

诚斋知未可,唤作小坡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