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

造化推移秋意深,安排景物逐时新。

又逢九日寒花节,不觉三年逆旅身。

乌帽恋头浑忤俗,白衣送酒竟无人。

翻思杜牧牛山句,谁解清吟继后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大自然的变迁让秋天的气息更加浓厚,景色随着时节不断变换更新。
又到了重阳节,寒花盛开的日子,不知不觉已在异乡度过三年时光。
我戴着乌帽显得不合世俗,想让人送酒却无人理会。
回想起杜牧在牛山的感慨,又有谁能理解并继续这种清雅的诗风呢?

注释

造化:自然的力量或法则。
推移:变迁。
秋意:秋天的气氛。
深:浓厚。
景物:景色。
逐时新:随季节而更新。
九日: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寒花节:菊花盛开的节日。
逆旅身:在外漂泊的人。
乌帽:黑色的帽子,古代文人常戴。
浑忤俗:完全不合世俗。
白衣:白色的酒衣,古代有白衣送酒的习俗。
竟无人:竟然无人。
杜牧:唐代诗人。
牛山句:指杜牧《九日齐山登高》中的诗句。
清吟:清雅的诗歌。
后尘:后人的追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深厚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安排展示了时间的流转。诗人在重阳节(九月九日)时感受到寒冷,花朵凋零,同时也意识到自己三年的客旅生活。

"乌帽恋头浑忤俗"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琐事的不屑,而"白衣送酒竟无人"则是寂寞感和孤独感的流露。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往昔时光的回忆,尤其是在提及杜牧的名句时,更显得思绪万千。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摹,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它反映出诗人在那个特定时刻的心境,以及他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 现实孤独状态的无奈。通过这种方式,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深沉情感。

收录诗词(455)

杨公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九日

满城风雨霍然开,不负登临亦快哉。

时俗半无乌帽堕,世情那有白衣来。

且沽薄酒酬佳节,欲赋新诗愧短才。

折得黄花簪两鬓,任渠两鬓自毰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九日同王月溪访紫阳有诗次韵

西风凄紧未成霜,拄杖横拖访紫阳。

绕郭溪山千古胜,泛杯萸菊一时香。

鬓边有雪身还健,笔底无尘句不狂。

佳节直须拚酩酊,浑如仙在白云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十二月二十九夜大雪(其三)

天教滕六下良宵,恰值人间正颂椒。

万屋高低皆玉洁,四山远迩绝尘嚣。

苍髯铁面亦华发,直节虚心也折腰。

可惜梅花无觅处,祇应低亚小溪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十二月二十九夜大雪(其二)

岁已云除四日春,正嗟无雪慰农心。

重衾夜觉十分冷,平地朝看一尺深。

剡曲舟虽无月载,灞桥景更有谁吟。

今宵拚饮椒花酒,醉后烹茶自赏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