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白衣居士紫芝仙,半醉行歌半坐禅。

今日维摩兼饮酒,当时绮季不请钱。

等闲池上留宾客,随事灯前有管弦。

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身穿白衣的居士像紫芝仙人,时而微醺歌唱,时而静坐入禅。
今天像维摩诘一样边饮边谈,当年的绮季也不用求人施舍钱财。
随意在池塘边挽留宾客,随性在灯前伴有音乐助兴。
只问自己能否消受得起这样的生活,对于官职的趣味不在于任期长短。

注释

白衣居士:指穿着白衣服的隐士或修行者。
紫芝仙:古代传说中的仙人,这里用来形容有道行的人。
维摩:维摩诘,佛教中的人物,以智慧和辩才著称,常与佛祖对话。
绮季:春秋时期的美女西施,这里借指不为金钱所动的人。
等闲:平常,随便。
管弦:指音乐,这里代指娱乐活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白居易在自然环境中自由自在地生活状态。他自称“白衣居士”,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紫芝仙"可能是他对自己的一种理想化的称呼,表明他追求的是一种仙境般的生活。

"半醉行歌半坐禅"显示了诗人在饮酒和修禅之间找到了一种平衡,这种生活方式既有放纵的情感释放,又有内心的宁静与和谐。"今日维摩兼饮酒"中的“维摩”可能是指佛教中的一位大士,强调了诗人今天也像那位大士一样地享受饮酒的乐趣。

"当时绮季不请钱"表明诗人在饮酒时并不计较金钱,这里的“绮季”可能是一种时间的美好称呼,暗示了一种无忧无虑的情景。"等闲池上留宾客"表现了诗人喜欢在平静的环境中与朋友相聚,而"随事灯前有管弦"则描绘了一幅夜晚举行音乐会的温馨画面。

最后两句“但问此身销得否,分司气味不论年”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态度的思考。他关心的是如何在现世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受年龄限制,而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追求去体验人生的每一刻。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脱物质、享受精神自由的生活哲学。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自咏五首(其一)

朝亦随群动,暮亦随群动。

荣华瞬息间,求得将何用。

形骸与冠盖,假合相戏弄。

但异睡著人,不知梦是梦。

形式: 古风

自咏五首(其二)

一家五十口,一郡十万户。

出为差科头,入为衣食主。

水旱合心忧,饥寒须手抚。

何异食蓼虫,不知苦是苦。

形式: 古风 押[麌]韵

自咏五首(其三)

公私颇多事,衰惫殊少欢。

迎送宾客懒,鞭笞黎庶难。

老耳倦声乐,病口厌杯盘。

既无可恋者,何以不休官。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自咏五首(其四)

一日复一日,自问何留滞。

为贪逐日俸,拟作归田计。

亦须随丰约,可得无限剂。

若待足始休,休官在何岁。

形式: 古风 押[霁]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