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过固城湖

放船快度固城湖,十幅轻帆日未晡。

东望金陵千嶂远,南浮银坝万舻趋。

歌声随地参吴楚,沮泽经春畏稗蒲。

却认棠矶寻钓艇,只怜无影浸康庐。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我们乘船快速穿过固城湖,十片轻盈的帆儿在夕阳下还未收起。
向东遥望,金陵的群山连绵,遥远得像画卷一般,无数船只南下,沿着银坝疾驰而过。
歌声此起彼伏,融合了吴越与楚地的特色,春天的沼泽地里,人们畏惧丛生的稗草和蒲苇。
我们在棠矶寻找那艘钓鱼的小舟,只可惜湖面映照不出它的倒影,只有康庐山的影子在水中摇曳。

注释

固城湖:湖名。
十幅:十片。
金陵:古都南京。
千嶂:众多山峰。
万舻:众多船只。
沮泽:沼泽地。
稗蒲:杂草和蒲苇。
棠矶:地名,可能有钓鱼的地方。
康庐:指庐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岳珂的《晓过固城湖》,描绘了清晨行船经过固城湖的景象。首句“放船快度固城湖”写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展现了湖面的开阔与诗人急于欣赏沿途风光的心情。次句“十幅轻帆日未晡”进一步强调了船只的轻盈和时间的流逝,暗示着旅程的畅快。

“东望金陵千嶂远”描绘了远处金陵(今南京)的山峦若隐若现,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历史的厚重感。而“南浮银坝万舻趋”则描绘了众多船只沿着湖岸南下,形成壮观的船队,体现了湖上繁忙的贸易景象。

“歌声随地参吴楚”一句,通过歌声的传播,将地域特色融入其中,吴楚两地的文化交融在歌声中体现。接下来,“沮泽经春畏稗蒲”则转向对湖泽生态的描述,表达了对春季水草丰茂的敬畏,也暗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最后两句“却认棠矶寻钓艇,只怜无影浸康庐”以寻找钓艇和康庐(庐山)的倒影作结,流露出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眼前美景的留恋和遗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固城湖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气息,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变化,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770)

岳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文学家。晚号倦翁。寓居嘉兴(今属浙江)。岳飞之孙,岳霖之子。宋宁宗时,以奉议郎权发遣嘉兴军府兼管内劝农事,有惠政。自此家居嘉兴,住宅在金佗坊。嘉泰末为承务郎监镇江府户部大军仓,历光禄丞、司农寺主簿、军器监丞、司农寺丞。嘉定十年(公元1217),出知嘉兴。十二年,为承议郎、江南东路转运判官。十四年,除军器监、淮东总领。宝庆三年(公元1227),为户部侍郎、淮东总领兼制置使

  • 字:肃之
  • 号:亦斋
  • 籍贯:相州汤阴(今属河南)
  • 生卒年:公元1183~公元1243

相关古诗词

浩歌行

浩然一气古到今,古人无愧惟此心。

青天为幕地为席,醉里聊作乌乌吟。

君不见人生所重独名谥,一代简书耀青史。

当时命名偶然耳,蹠圣丘愚果谁是。

又不见人生所愿在贵豪,汾阳钟鼎颜箪瓢。

祇今等是一堆土,宁识生前时所遭。

或言惟势可凌物,旦作参军暮苍鹘。

富方炼炭贫牛衣,上下升沈总飘忽。

又言有才堪动人,文章不过纸上尘。

卿云复生鲍谢作,我亦不识知谁真。

书函阖开古所患,万札千缄漫堆案。

当年京洛驿走尘,未见远官救刘晏。

人情炎凉今所同,鞠?却彗寿乃公。

小儿坐睡触屏风,亦复谄语无所容。

回思一拙胜百巧,囊粟侏儒先亦饱。

才从埽轨学?门,边上锄犁不相保。

又思三窟寄一身,东来入浙南入闽。

已惭下车冯妇笑,又恐顾影痴儿嗔。

一壶一锸醒复醉,便作刘伶藉糟计。

易园蓊蔚棠湖清,席上老兵未渠异。

一花一柳春复秋,更效凝式东西游。

池荷渐衰枣红近,恤纬那免孤嫠忧。

噫嚱人生万事大似茧抽缕,百绪千端无物不如许。

归欤一曲浩浩歌,尧舜揖逊汤武兴干戈。

从来剑佩常相磨,天地万物如予何。

渊明嗜酒称第一,不知寄傲义熙除酒更何术。

雍端但爱栗与梨,借使无此未应对酒成白痴。

乐天仅识庐山奇,肯信琴书泉石不堪引妻儿。

青山独往苦不早,自是金谷白首同归有何好。

浩歌对山开酒樽,看到月堕黄金盆。

往来正尔劳季布,贤佞岂必关王尊。

胸中浩浩顾所存,贯珠击节何足论。

我不能苦身刻骨为名抵死求媚妩,又不能南柯北牖指梦所历为喜怒。

权势文章共生死,谀书呓语相推许。

为身择地已为累,随戏逢场亦何补。

凛然浩气天地间,眇视万古同人寰。

沧溟易狭杯芥宽,北斗柄烂银河乾。

浩歌正尔吐天籁,风月笙竽均一噫。

来者浩浩不可期,指此无愧惟心知。

青山白云随所之,浩歌更赋归来兮。

形式: 古风

病中试张观笔

淮上霜浓衰草黄,阿㕙健走何如獐。

不知聚族加束缚,妙手乃有明山张。

生来阿㕙素狡狯,何术聚致如驱羊。

拔豪撷颖不敢惜,一一顺听伏且僵。

人生切勿恃一技,善走古有执盖郎。

不惟平地傅两翼,仍以俘馘浮长江。

一朝发愤辽东岸,逝水亦复随浮梁。

只今红绡莹玉管,何人解发千古光。

明张眼前第一手,嗟嗟阿㕙孰能走。

形式: 古风

真宗皇帝南牙谢访状赞

自虎闱之教废,分绝堂陛。

伟圣皇之订礼,得古意于胄齿。

南牙既启,有煜朱邸。锵锵佩履,谒刺填委。

不爱尺纸,锡以云体。天光之下,彼蔼然主器。

不居其贵,此其所以诒天禧之谋,垂治平之制。

臣赞而藏,昭示物轨,以续洪氏之秘。

尚宝勿替,式示万世。

形式:

真宗皇帝御制朱表御书赞

宋德茂三世,祥符闿九清。

兢业帝道登,陟降王心宁。

龙鸾夜染翰,虎豹晨抽扃。

宸心勤惕忧,精思入杳冥。

庆阴云裔裔,飙景风泠泠。

朱表动渊监,苍旻闻德馨。

岧峣瞻天章,邃穆环禁庭。

昭回河汉隔,澒洞山河腥。

流传几百年,撝呵犹六丁。

金笺炯玉字,蜀带要吴绫。

大名标北都,宝庆恢中兴。

边尘失瓯脱,赵璧归连城。

百年神迹晦,再拜感涕零。

探骊方得隽,负马仍腾英。

天心正昌唐,文轨将收京。

愿言豁氛霾,长仰奎星明。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