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钱济明访定力僧及寄吴行古三首(其三)

万物递先死,憧憧尝未寂。

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

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

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探讨了生命、存在与认知的主题。诗人邹浩通过“万物递先死,憧憧尝未寂”开篇,提出了一种对生命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思考。接着,“中有不动尊,随方示形迹”暗示着存在背后有不变的真理或力量在引导一切,无论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核心。

“巨海何曾波,长天自来碧”描绘了自然界的宁静与和谐,强调了宇宙的平静与深远。然而,“谁令失坦途,认此躯七尺”则提出了人类在认知上的局限性,我们往往迷失在自我认知的狭隘中,未能认识到自身在宇宙中的微小与有限。

“空华初无根,欣厌浪思忆”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虚幻与无常,以及人们在面对生命短暂时的喜怒哀乐。最后,“君今倘回光,奚须凿邻壁”鼓励读者超越眼前的局限,寻找内心的光明,不必过分执着于外在的束缚与障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宇宙、生命、认知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真谛的追求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寄题孔先生行歌亭

仁皇御宇作太平,朝廷玉立森贤英。

岩耕溪钓日寂寞,何独先生歌滍城。

遭世不比徐孺子,设心不愧司马承。

唐虞垂拱岂不盛,巢由亦自非公卿。

冥冥三圣妙相遇,六爻一半曾吞并。

倏遗象数入天籁,无声之中端有声。

有时鼓腹散秋步,有时击壤舒春情。

他年野叟得不尽,独与杖屦同纵横。

故知造物有深意,凤凰来仪治功成。

凤凰飞去定难久,直使先生为凤鸣。

先生道德初不死,先生歌声犹可听。

微风淅沥动草木,幽禽上下喧阴晴。

可怜双耳不到此,龙山滍水空危亭。

形式: 古风

送文仲省亲

曾参爱孝通神明,乐正子春游其门。

下堂伤足不忍出,流光至今覃后昆。

阿文全似李令伯,更相为命母与孙。

母年可惧发委雪,诸父骈头埋九原。

淮山之阳归未得,饮啜无以供晨昏。

脱身来寄岂获己,方寸摇摇旌旆翻。

飞云入望且还岫,况乃凯风吹棘薪。

白水真人挽不住,却垂故橐驰京尘。

皇天后土识君意,如君勿忧长贱贫。

形式: 古风

赋羲皇上人分韵得风字

妙达万物祖,天地生胸中。

坦腹夏日眠,五柳来熏风。

不弦虞舜琴,不觞唐尧钟。

况复羲皇前,岂直将无同。

形式: 古风

双璧歌寄马叔宝

君不见朱公托身天地中,四方万货常憧憧。

其间双璧最奇宝,分明日月生西东。

问公酬价初几所,一者千金一半此。

精神肉好非不同,侧视裁差厚薄耳。

公心夙悟谁得窥,但无故橐无留赀。

交贫族远富衣食,高义日与清风驰。

梁人有狱久不决,君臣相顾空嚬眉。

公来答问只一语,群疑亟判如蓍龟。

须知成效异霄壤,颇恨儒冠多失之。

多失之,胡弗思,他年薄俗待尔移,奈何璧价先自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