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春老鱼苗动,江肥雪水来。
大孤山下路,何日泛舟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景的画面,充满了对归去的渴望和客愁的情怀。"春老鱼苗动",说明春天已经渐渐老去,小鱼小虾开始活跃,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但是诗人并没有沉浸在这美好的景色中,而是感叹时间的流逝和自己的漂泊。
"江肥雪水来",这里的“肥”形容江水,是因为春天冰雪融化,江水丰沛。这样的景象本应令人心旷神怡,但诗人却通过这种景色表达了自己的寂寞和对归属的向往。
"大孤山下路",大孤山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理位置,也可能是虚构的地方名。这里提到的“路”字,让人感受到诗人的行踪无定,无处安放的心情。
"何日泛舟回",诗人在问自己,什么时候才能乘船返回故土。这一句表达了诗人强烈的归乡欲望和对旅行生活的厌倦。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客愁之情和对家园的深切思念。
不详
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十载干戈后,辛勤莳牡丹。
岂知身是客,借与别人看。
红墙半旧粉墙新,泥塑金涂各有神。
僧道不须閒计较,等为和靖守坟人。
仙姿白雪帔青霞,月淡春浓意不邪。
天上嫦娥人未识,料应清雅似梨花。
颇如画手善传神,绝喜他乡见似人。
俯仰之间已陈迹,如何千载尚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