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一)

民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

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

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

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

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

颓然笑阮籍,醉几书谢表。

形式: 古风

翻译

百姓劳累官吏无德,年成丰收显天道。
夏日避雨保护麦秋,暖风催促蚕丝成熟。
三次鸣叫才被听见,一次灌溉尚未润枯。
皇上下令宽免积欠,乡亲们面带笑容。
再次拜谢吾王,得到这不贪之宝。
我如阮籍般微笑,借酒写下感谢之表。

注释

民劳:百姓劳累。
吏无德:官吏无德行。
岁美:年成丰收。
天有道:天意公正。
暑雨:夏日雨水。
避麦秋:保护麦子成熟期。
温风:暖和的风。
蚕老:蚕丝成熟。
三咽:多次鸣叫。
一溉:一次灌溉。
濡槁:滋润干涸。
诏书:皇帝的命令。
宽积欠:宽免债务。
父老:乡亲长辈。
颜色好:面带笑容。
再拜:再次拜谢。
吾君:吾王。
不贪宝:不贪婪的美德。
颓然:随意、自然的样子。
阮籍:三国时期诗人,以饮酒避世著称。
醉几书:借酒书写。
谢表:感谢信。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生活安宁、农业生产兴旺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和谐社会与美好生活的向往。开篇“民劳吏无德,岁美天有道”表明人民勤劳而官吏清廉,国泰民安是上天所 赐。紧接着,“暑雨避麦秋,温风送蚕老”生动地描绘了夏季的农事景象,热带降水使得农民能够及时收割麦子,而和煦的风也让蚕豆成熟,这些都是农业生产顺利进行的写照。

“三咽初有闻,一溉未濡槁”则是说到了播种的问题,但还没有开始浇灌,表明农事循序渐进。接下来的“诏书宽积欠,父老颜色好”显示了朝廷对于农业的支持与关怀,以及这种政策所带来的人民安居乐业的情景。

最后,“再拜贺吾君,获此不贪宝。颓然笑阮籍,醉几书谢表”则是诗人对君主的感激之情,不追求金钱财宝,只希望能够保持这种简单快乐的生活,并以酒宴为乐,以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喜悦。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农事活动,展现了一个理想化的社会状态,其中包含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君主与政策的肯定。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二)

我梦入小学,自谓总角时。

不记有白发,犹诵论语辞。

人间本儿戏,颠倒略似兹。

惟有醉时真,空洞了无疑。

坠车终无伤,庄叟不吾欺。

呼儿具纸笔,醉语辄录之。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三)

醉中虽可乐,犹是生灭境。

云何得此身,不醉亦不醒。

痴如景升牛,莫保尻与领。

黠如东郭逡,束缚作毛颖。

乃知嵇叔夜,非坐虎文炳。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我家小冯君,天性颇醇至。

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

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

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

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于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