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四)

我家小冯君,天性颇醇至。

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

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

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

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家的小冯君,天生非常纯真。
他静静地坐着不喝酒,却能让我沉醉其中。
退休后我们应相互依靠,生病时也应依次照顾。
谁能想到,山林中的隐士,他们的清高竟如此珍贵。
早早地请求退职,否则恐怕会失去生活的乐趣。

注释

小冯君:指诗人提到的朋友或亲人。
天性:本性,性格。
颇:相当,非常。
醇至:纯真到极点。
清坐:安静地坐着。
容:容纳,使……存在。
醉:陶醉,沉迷。
归休:退休,回家休息。
相依:相互依靠,依赖。
谢病:因病辞官,托病。
山林士:山林中的隐士,指不追求世俗名利的人。
肮脏:此处形容清高,不沾染尘世。
贵:珍贵,高尚。
乞身:请求辞职,引申为退隐。
当念早:应当尽早考虑。
过是:超过这个(时机)。
恐:恐怕,担心。
少味:失去趣味,无趣。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与友人陶耷共同饮酒时的作品,表现了他们之间的情谊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我家小冯君,天性颇醇至”两句描绘了一位朋友(小冯君)性格温和,不需要借助酒精也能与人亲近,显得十分亲切。"清坐不饮酒,而能容我醉"则表明即使他自己不饮酒,但能够包容饮醉的人(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体现了一种宽厚的品格。

"归休要相依,谢病当以次"两句传达了诗人希望与朋友在归家的时光中相依为伴,并且关心朋友的健康,表示如果朋友有病,那么应该慢慢康复,不必急于回复。这种情感表露了深厚的情谊和对生活的珍视。

"岂知山林士,肮脏乃尔贵"则是诗人自喻,他把自己比作山林中的隐士,认为内心的清净与宁静才是最为宝贵的。最后两句“乞身当念早,过是恐少味”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珍惜和提醒自己要及时行乐,因为如果过于贪图享受,最终可能会失去其中的美好。

整首诗通过温馨的人际互动和对自然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友情和宁静生活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五)

去乡三十年,风雨荒旧宅。

惟存一束书,寄食无定迹。

每用愧渊明,尚取禾三百。

颀然六男子,粗可传清白。

于吾岂不多,何事复叹息。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六)

哓哓六男子,弦诵各一经。

复生五丈夫,戢戢丁欲成。

归田了门户,与国充践更。

普儿初学语,玉骨开天庭。

淮老如鹤雏,破壳已长鸣。

举酒属千里,一欢愧凡情。

形式: 古风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七)

淮海虽故楚,无复轻扬风。

斋厨圣贤杂,无事时一中。

谁言大道远,正赖三杯通。

使君不夕坐,衙门散刀弓。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和陶饮酒二十首(其十八)

何人筑东台,一郡坐可得。

亭亭古浮图,独立表众惑。

芜城阅兴废,雷塘几开塞。

明年起华堂,置酒吊亡国。

无令竹西路,歌吹久寂默。

形式: 古风 押[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