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川月夜清游歌

有客来扣门,邀我清夜游。

夜长苦不寐,夜游慰淹留。

于时仲冬十五夜,小星嘒嘒奎与娄。

乾坤上下绝尘滓,团圆月色如中秋。

恰如银盘出东海,照我毛发寒飕飕。

此时清兴发,与客相绸缪。

即从西街入,便至西河头。

行行渡溪曲,石梁跨清流。

鱼鳞万屋似城市,市廛行尽皆田畴。

我行兴巳尽,客指归路休。

归去语妻子,此时足清幽。

不知百龄内,夜夜得此不。

生平不作不平事,游时不觉心优游。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江汉的《濮川月夜清游歌》,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清幽的夜晚游历图景。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冬夜月光下的自然美景和与友人共游的愉悦心情。

首句“有客来扣门,邀我清夜游”,开门见山地描述了邀请朋友一同夜游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兴奋的氛围。接着,“夜长苦不寐,夜游慰淹留”两句,表达了因夜长难眠而选择夜游以消磨时光的心情,同时也暗示了对日常生活的某种厌倦或逃避。

“于时仲冬十五夜,小星嘒嘒奎与娄”描绘了特定时间点的夜空景象,小星闪烁,奎宿与娄宿在天空中显现,为夜游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接下来,“乾坤上下绝尘滓,团圆月色如中秋”一句,通过“乾坤”、“尘滓”的对比,强调了夜游环境的纯净与宁静,而“如中秋”的月色则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美好与和谐。

“恰如银盘出东海,照我毛发寒飕飕”将月亮比作从东海升起的银盘,不仅形象生动,也暗示了月光的明亮与寒冷,给人以清凉之感。这一比喻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个人感受融合在一起,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此时清兴发,与客相绸缪”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月光下畅游时的愉悦与亲密,这种情感交流使得夜游更加难忘。接下来的“即从西街入,便至西河头”、“行行渡溪曲,石梁跨清流”等诗句,描绘了夜游的具体路径与沿途景色,展现了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美的敏感。

“鱼鳞万屋似城市,市廛行尽皆田畴”一句,将夜晚的村庄与城市进行类比,突出了夜游中的独特体验,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与向往。最后,“我行兴巳尽,客指归路休”表达了夜游结束时的感慨,而“归去语妻子,此时足清幽”则透露出诗人对这次夜游经历的珍视与分享愿望。

“不知百龄内,夜夜得此不”表达了诗人对能够经常享受这样清幽夜游生活的渴望,而“生平不作不平事,游时不觉心优游”则总结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即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游历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夜游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是一首充满诗意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

江汉(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甲辰九日东塔广福寺登高同牛士良陈彦博徐大章周致尧释元璞玉田用杜少陵玉山高并两峰寒为韵分得两字

浮图郁嵯峨,遥睇青云上。

局兹城府中,间岁不一往。

今夕复何夕,谢此尘务鞅。

侵晨拉寓公,登高叙幽赏。

凉风起天末,林霏发清响。

檐霾琐阴壑,铁马精神爽。

穿彼游龙窟,容与巨鳌颡。

徙倚珠贝阙,扪摘璿玑象。

感此怀古人,穷愁一涤荡。

嘉会难再期,良辰应不两。

上人知雅意,丈室豁宏敞。

沽酒采芳菊,忘情非放旷。

群公中州士,遭世何极罔。

辟地侨寓此,辞气俱慨慷。

王师何日下,恢复旧轮广。

仍趋清朝列,脱卸江湖网。

赞理新治化,日月增辉朗。

坐令疮痍洗,四海起瞻仰。

钩诗写房壁,崄题笔枯强。

他日重追游,于以动遐想。

形式: 古风

题茅山道士沈秋渊海盐听潮里小瀛洲录呈耕渔隐人

我闻瀛洲在沧海,此说相传数千载。

一杯弱水不胜舟,云雾轩窗眇何在。

忆我初冠游江东,开帆直指三茅峰。

琼楼玉殿倚天碧,丹光飞射金芙蓉。

只今可望不可即,跬步之间成异域。

坐令尘土凋朱颜,堕落干戈空叹息。

沈仙慕事三茅君,曾开石壁观璚文。

晨朝环佩空外响,琅玕杳杳云中闻。

自从遭乱山林燬,避世归来听潮里。

崇搆崔嵬迥绝尘,云和草静环流水。

瀛海遥连咫尺间,三峰宛似三神山。

金鸡呼日扶桑晓,念尔孤鹤应当还。

嗟予本是瀛洲客,几年欲归归未得。

羁栖且待靖风尘,名山历览无南北。

形式: 古风

送孙照庵还吴

昔客吴门日,于今四十年。

故居萧寺外,遗冢石湖边。

结友唯高适,论文忆鲁连。

翁今重会面,访旧一悽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韵答徐良夫

半生遭乱欲归休,尘事羁縻岂自由。

逸气那堪操雁贽,閒身端可被羊裘。

烟光树色千山晚,枫叶芦花两岸秋。

别后莫教音问少,相期重泛木兰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