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邵怀英赴召

自君之西来,吾徒获三益。

匪惟欣晤言,望见意已适。

俯仰岁再更,交情共金石。

翩然别我去,宁复得此客。

诸公有推毂,诏下亟传驿。

嘉言久填胸,往觐天咫尺。

岂其湘水边,而可滞六翮。

虽深惜别思,敢后天下责。

嗟哉善利途,鸡鸣分舜蹠。

浮云起毫釐,乃有泰山隔。

持身与谋国,兹义贯于一。

君侯天资高,遇事无逼迫。

所立凛不回,举手谢物役。

保此方寸印,勿受一尘隙。

廓然丽昭回,万象归指画。

富贵岂君心,事业追往昔。

赠言不能工,庶以永无斁。

形式: 古风

翻译

自从你从西方而来,我们受益良多。
不仅欣喜交谈,见到你就心情舒畅。
时光荏苒,一年又过,友情坚固如金石。
你忽然离去,我怎能再寻这样的人。
众位都极力推荐,朝廷命令迅速传达驿站。
你的善言常在我心中,接近圣上只在一步之遥。
难道要在湘水边停留,阻碍你的羽翼飞翔?
虽然深深不舍离别之情,但不敢落后于天下人的期待。
感叹啊,善择道路,如同鸡鸣时分分辨方向。
微小的变故也能引起巨变,就像毫厘之差导致泰山之隔。
无论是修身还是治国,这道理都是一致的。
您的天赋极高,面对事情从容不迫。
你的立场坚定,挥手间摆脱俗世牵绊。
守护这片方寸之地,不为任何尘埃所侵扰。
你的视野开阔,万物皆可纳入你的智慧之中。
富贵并非你的追求,你的事业追忆着过去。
我的赠言或许不够精巧,但希望能永远激励你。

注释

君之西来:你从西方而来。
吾徒:我们。
匪惟:不仅。
晤言:交谈。
意已适:心情舒畅。
交情共金石:友情坚固如金石。
宁复:怎能再。
推毂:推荐。
亟传驿:迅速传达驿站。
嘉言:善言。
天咫尺:一步之遥。
滞六翮:阻碍羽翼飞翔。
天下责:天下人的期待。
善利途:善择道路。
鸡鸣分舜蹠:鸡鸣时分辨方向。
泰山隔:巨变之隔。
谋国:治国。
凛不回:坚定立场。
保此方寸印:守护这片方寸之地。
万象归指画:万物皆可纳入智慧。
富贵岂君心:富贵非你所求。
永无斁:永远激励。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朋友对即将离别的邵怀英表达深深的不舍和美好的祝愿。开篇三句“自君之西来,吾徒获三益。匪惟欣晤言,望见意已适”,诗人通过“西来”暗示友人的到来带来了思想上的沟通与交流,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成长。这份情谊深厚,以至于时间的流逝(俯仰岁再更)也无法削减他们之间的情感,这份交情坚固如金石。

诗人对邵怀英即将离去表示难以割舍之情,希望能够再次相遇。随后几句“诸公有推毂,诏下亟传驿。嘉言久填胸,往觐天咫尺”,表达了诗人对邵怀英的敬仰和期待,他期待着邵怀英在仕途上的成功与荣耀,并希望能够得到邵怀英的佳音。

中间部分“岂其湘水边,而可滞六翮。虽深惜别思,敢后天下责”,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之情,尽管有很多难以言说的牵挂,但也不愿成为阻碍朋友前程的负担。

最后几句“嗟哉善利途,鸡鸣分舜蹠。浮云起毫釐,乃有泰山隔”,诗人祝福邵怀英一路顺风,能够早日实现自己的抱负和理想。尽管天各一方,但心中的信念和承诺不会改变。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诗人对朋友深厚的情谊以及对其未来美好祝愿的期盼。

收录诗词(551)

张栻(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避讳改字钦夫,又字乐斋,学者称南轩先生,谥曰宣,后世又称张宣公。右相张浚之子。南宋初期学者、教育家。南宋理宗淳祐初年(1241年)从祀孔庙,后与李宽、韩愈、李士真、周敦颐、朱熹、黄干同祀石鼓书院七贤祠,世称石鼓七贤

  • 号:南轩
  • 籍贯: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市)
  • 生卒年:1133年9月15日——1180年3月22日

相关古诗词

送陈择之

君能千里来,乃作触热去。

凉秋幸非遥,归计无已遽。

向来文字间,讲论有平素。

及兹共王事,益得君佳处。

几微独深窥,圭角本不露。

岂期寂寞滨,获此友朋助。

吾邦虽云僻,山水足奇趣。

更期休沐晨,相与穷杖屦。

匆匆何少悰,咄咄出别语。

君怀负丞恩,行矣当及戍。

我亦念归欤,霜天收栗芋。

后会未可期,往事屡回顾。

赠言复何有,独以此道故。

寥寥千载前,达者同一路。

所趋固绝尘,所履无虚步。

临深觉居高,仰止有馀慕。

要须学沧溟,汇此百川注。

他年傥相忆,访我城南圃。

无使岁月深,永思编简蠹。

形式: 古风

送范西叔教授西归

乃祖至和间,忠谋书鼎彝。

但知陛下圣,岂知吾言危。

元祐爱君语,读者犹涕洟。

典刑今不亡,盛德故在兹。

岁晚子过我,秀若斋房芝。

持身蹈规矩,出语无瑕疵。

向来长安道,讵肯舍灵龟。

万里一泮宫,行囊几新诗。

湘山足幽胜,而水清涟漪。

登临岂不乐,邂逅枌榆思。

我懒抱僻学,绝弦理朱丝。

子独慕千载,悠然契心期。

岂不为我留,感此节物移。

临岐抚陈编,为子三噫嘻。

高深谅何极,循求有端倪。

愿言勉事此,奕叶光前规。

形式: 古风

送临武雷令(其二)

去路连崇岭,扁舟上涨涛。

不违将母愿,敢叹独贤劳。

境静归凫雁,庭空长艾蒿。

不妨频拄颊,千里寄风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送祖七侄西归二首(其一)

万里逢犹子,中年忆故乡。

只知情话好,岂觉去途长。

巫峡波涛壮,秦山桧柏苍。

何能从汝往,伫立看归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