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七)

杜门人笑我,不知有天游。

光明遍十方,咫尺陋九州。

此观一日成,衮衮通法流。

竿木常自随,何必返故丘。

老聃白发年,青牛去西周。

不遇关尹喜,履迹谁能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和诗,以陶渊明的风格模拟,主题是对道家思想的追求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描述了自己闭门自守,外界嘲笑他不知世事,但他坚信内心光明普照,超越世俗的局限。他认为修炼之道一日可成,真理之流畅通无阻,随身简朴的生活方式即可,无需回归传统的故乡。他还提及老子骑青牛出关的典故,暗示自己未逢知己,无法追寻那样的隐逸足迹。整体上,这首诗体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与道法自然的精神境界。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八)

耝田种紫芝,有根未堪采。

逡巡岁月度,太息毛发改。

晨朝玉露下,滴沥投沧海。

须芽忽长茂,枝叶行可待。

夜烧沉水香,持戒勿中悔。

形式: 古风 押[贿]韵

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其九)

海康杂蛮蜑,礼俗久未完。

我居久闾阎,愿先化衣冠。

衣冠一有耻,其下胡为颜。

东邻有一士,读书寄贤关。

归来奉亲友,跬步行必端。

慨然顾流俗,叹息未敢弹。

提提乌鸢中,见此孤翔鸾。

渐能衣裘褐,袒裼知恶寒。

形式: 古风

次晁无咎韵阎子常携琴入村

士寒饿,古犹今。

向来亦有子桑琴,倚楹啸歌非寓淫。

伯牙山高水深深,万世二垄一知音。

阎君七弦抱幽独,晁子为之《梁父吟》。

天寒络纬悲向壁,秋高风露声入林。

冷丝枯木拂蛛网,十指巧能写人心。

○○击鼓如鸣鼍,○○○○○成螺。

岁丰寒士亦把酒,满眼饤饾梨枣多。

晁家公子屡经过,笑谈与世殊臼科。

文章落落映晁、董,诗句往往如阴、何。

阎夫子,勿谓使人难,使琴抑怨天不和。

明光昼开九○肃,不令高才牛下歌。

形式: 古风

和南都赵少师

富贵功名已两忘,望高嵩华量包湘。

还家傲似蒙庄子,定策忠于汉霍光。

远访交亲情益重,共论诗酒兴偏长。

园亭继日休车马,却悔多年滞庙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