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起

我爱山水清,淘洗诗中俗。

朅来山水间,白昼卧茅屋。

天公知此癖,复还我以病。

病中玩山水,诗句觉愈胜。

我欲抱病吟,生怕病忽愈。

锢口莫汤药,静对山水语。

君看病中句,不特苦且清。

长如酒后时,雄吟畏酒醒。

行带琼台云,随风下山去。

回首山上庵,记在猿啼处。

形式: 古风

翻译

我热爱山水的清澈,它能洗涤诗中的庸俗。
我来到山水之间,白天躺在茅屋里休憩。
上天了解我的这个爱好,却以疾病回报我。
在病中欣赏山水,诗篇的感觉反而更美妙。
我想抱病作诗,又怕病突然好了。
我拒绝服药,只想静静地与山水对话。
你品味我生病时的诗句,不仅苦涩而且清新。
它们如同酒后的豪情,害怕醒来后消失。
行走间带着仙境般的云彩,随风飘下山去。
回头望向山上的庵堂,记得那是猿猴啼叫的地方。

注释

淘洗:洗涤,清除。
朅来:离去,到来。
癖:特别的爱好或习惯。
愈胜:更加出色。
抱病:带病。
锢口:阻止说话,这里指不愿服药。
特苦且清:既苦涩又清新。
雄吟:豪放地吟唱。
琼台:美玉般的仙境。

鉴赏

这首诗是一位宋代诗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山水的热爱,以及通过与自然亲近来洗涤心灵、疗愈身心疾病的情怀。诗中流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净化的心境。

"我爱山水清,淘洗诗中俗。" 这两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喜爱,以及通过这种美来净化自己内心世界中不纯洁的部分。

接下来的"朅来山水间,白昼卧茅屋。天公知此癖,复还我以病。" 描述了诗人投身于大自然之中,并且有意无意之间得到上天的垂怜,通过疾病来考验他对纯净生活的追求。

然而在"病中玩山水,诗句觉愈胜。" 这里,诗人并未被疾病所困扰,反而在病中找到与山水相亲相近的快乐,这种快乐甚至超越了健康时的体验。

接着"我欲抱病吟,生怕病忽愈。锢口莫汤药,静对山水语。" 表现出诗人对于疾病的一种矛盾心态,一方面希望借助疾病来维持这种与山水交流的状态,另一方面又担忧这样的状态可能会因为身体的康复而消失。

最后,"君看病中句,不特苦且清。长如酒后时,雄吟畏酒醒。行带琼台云,随风下山去。回首山上庵,记在猿啼处。" 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认为自己在疾病中的作品不仅仅是苦涩的,也是一种清新的艺术创作。在酒后豪放的吟咏中,他的诗歌如同琼台之云随风飘逸,充满了生机与活力。最后一句"回首山上庵,记在猿啼处。" 则是对这段居住在山中的生活的一种留恋和怀念。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描绘,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主题,以及通过艺术创作来表达个人情感和精神追求的传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积翠楼

飞云涌浪天边来,翠色迷空拨不开。

逸人怜此一崔嵬,峨翚危檐倚翠堆。

客来楼前认林樾,坐久神爽愈飞越。

移时双鹤何处归,遥见前山两点雪。

形式: 古风

笔架山

吾是瑶台翰墨仙,操觚弄椠玉皇前。

翻云为墨海为砚,一片寒空如雪笺。

兔豪象管用不得,倒蘸昆崙醉钩画。

当年染罢八角芒,金阙上章求放逸。

三峰坐断江南天,临汝城头苍苍然。

状如笔架翠起伏,与吾阁笔齁齁眠。

山灵惊呼猿鸟乱,清魂复被风吹散。

起来叫问山前人,几度松枯白石烂。

形式: 古风

荷风荐凉屷于御风台者六因赋古意示诸同我

黄昏六点星,飞堕天南方。

荡荡无边秋,水色涵天光。

紫壶如朱槿,鲜妍敌露霜。

紫琼如芙蓉,风韵何清凉。

紫烟如芝兰,涧谷含幽芳。

紫云如木犀,内秘天家香。

鹤林如甘菊,端可寿而臧。

满泛九霞觞,与客秋兴长。

紫清如芰荷,堪制仙人裳。

愿言六人者,驾月宾帝旁。

先拜紫皇前,次谒王母房。

人间尘埃子,白日空茫茫。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郭信叔喜神赞

万丈崖头立一梯,百丈竿头垂一手。

绵团裹铁云包月,麒麟海里翻筋斗。

回天拓地立教门,斩新气概鼎乾坤。

倪王人指碧溪水,尽是渠侬无尽恩。

谁乎,冲靖之上足郭信叔者也。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