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谢学士泛伊川浩然无归意因咏刘长卿佳句作欲留篇之什

久不见南山,依然已秋色。

悠哉川上行,复邀城中客。

木落山半空,川明潦尤积。

飞鸟鉴中看,行云舟中白。

夷犹白蘋里,笑傲清风侧。

极浦追所远,回峰高易夕。

觞咏共留连,高怀追昔贤。

惟应谢公兴,不减向临川。

形式: 古风

翻译

很久没见到南山了,它依旧展现出秋天的景色。
在河边悠闲漫步,又邀请城中的朋友前来相聚。
树叶落下,山的一半空荡荡,河水清澈,积水犹存。
飞翔的鸟儿倒映在水面,行云在舟中显得洁白如雪。
我们在白蘋花丛中悠闲自在,与清风相伴欢笑。
追逐远处的水边,回望山峰,夕阳西下,天色渐晚。
举杯吟诗,流连忘返,情怀高雅,追忆往昔的贤人。
只有像谢公那样的兴致,才能不减当年临川的豪情。

注释

南山:指代南山,可能是一个具体的山名。
秋色:秋天的景色。
悠哉:悠闲自在。
川上:河边。
木落:树叶落下。
潦尤积:积水较多。
鉴:镜子,这里指水面。
舟中白:舟上的云彩白得像雪。
夷犹:从容不迫。
清风侧:清风旁边。
极浦:遥远的水边。
高易夕:夕阳西下,天色变暗。
觞咏:饮酒赋诗。
昔贤:过去的贤人。
谢公兴:谢公指谢灵运,有山水诗人的雅兴。
临川:临川地区,谢灵运曾任官职。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作品,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描绘了泛舟伊川的闲适与悠然。诗人久未见南山,此刻秋意浓厚,他邀请城中的友人一同出游。沿途山色空蒙,木叶飘落,河水清澈,积水映照天空,如同镜中飞鸟,行云则如舟中白影,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在白蘋丛中,诗人悠然自得,与友人在清风中谈笑,欣赏着远处的水天一色。他们流连忘返,仿佛追随着遥远的天际,直至夕阳西下,峰峦渐高。诗人借刘长卿的佳句,表达了自己浩然无归意,想要留住这美好的时光,其高雅的情怀可媲美古代贤者谢公。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与友人游赏山水的惬意,以及对自然与人文的深深热爱,体现了宋代文人士大夫的闲适生活态度和高尚情操。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一)

吾爱陶靖节,有琴常自随。

无弦人莫听,此乐有谁知。

君子笃自信,众人喜随时。

其中苟有得,外物竟何为。

寄谢伯牙子,何须钟子期。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夜坐弹琴有感二首呈圣俞(其二)

钟子忽已死,伯牙其已乎。

绝弦谢世人,知音从此无。

瓠巴鱼自跃,此事见于书。

师旷尝一鼓,群鹤舞空虚。

吾恐二三说,其言皆过欤。

不然古今人,愚智邈已殊。

奈何人有耳,不及鸟与鱼。

形式: 古风

夜闻风声有感奉呈原父舍人圣俞直讲

夜半群动息,有风生树端。

飒然飘我衣,起坐为长叹。

苦暑君勿厌,初凉君勿欢。

暑在物犹盛,凉归岁将寒。

清霜忽以飞,零露亦漙漙。

霜露本无情,岂有私蕙兰。

不独草木尔,君形安得完。

栉发变新白,鉴容销故丹。

风埃共侵迫,心志亦摧残。

万古一飞隼,两曜双跳丸。

扰扰贤与愚,流沙逐惊湍。

其来固如此,独久知诚难。

服食为药误,此言真不刊。

但当饮美酒,何必被轻纨。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奉使契丹回出上京马上作

紫貂裘暖朔风惊,潢水冰光射日明。

笑语同来向公子,马头今日向南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