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身没兰闺道日明,郭南寻得旧池亭。
诗人愁立暮山碧,贾客怨离秋草青。
四望月沈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
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
此诗描绘了诗人游历到一处风景宜人的地方,发现了一座旧时的池塘和亭阁。诗中透露出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对于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惆怅。
首句"身没兰闺道日明",通过兰花遮掩身体、阳光穿梭于道旁的景象,展现了一种恬静安详的氛围。紧接着"郭南寻得旧池亭",诗人在城南寻访到了昔日的池塘和亭子,这里蕴含着对往昔的追忆。
第三句"诗人愁立暮山碧",诗人的心情随着傍晚时分、山色渐深而生出愁绪。"贾客怨离秋草青"则表达了商旅之人对于离别的怨恨,秋草依旧青翠,似乎在诉说着他们不舍的感情。
四句"四望月沈疑掩镜,两檐花动认收屏",诗中通过月亮隐匿如同掩藏镜面,以及屋檐下花瓣轻摇仿佛是要闭合屏风的意象,形象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
最后两句"至今乡里风犹在,借问谁传义女铭",表达了诗人对故土风情的依恋,以及对于“义女”的铭刻或故事的好奇和探寻。这里的“义女”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女性形象,或是某种德行高尚的象征。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往昔的怀念,以及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织,使得整首诗具有深远的艺术魅力。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武牢关下护龙旗,挟槊弯弧马上飞。
汉业未兴王霸在,秦军才散鲁连归。
坟穿大泽埋金剑,庙枕长溪挂铁衣。
欲奠忠魂何处问,苇花枫叶雨霏霏。
斸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
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
秦法欲兴鸿已去,汉储将废凤还来。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路,不知冠盖几人回。
斸石种松子,数根侵杳冥。
天寒犹讲律,雨暗尚寻经。
小殿灯千盏,深炉水一瓶。
碧云多别思,休到望溪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