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斸药去还归,家人半掩扉。
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
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幽静的山村生活图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出诗人对自然和平淡生活的深切体验。首句“斸药去还归”,表明诗人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僧侣,以采集草药为生,行走于山林之间,而“家人半掩扉”则透露出一丝寂寞和孤独。
接下来的“山风藤子落,溪雨豆花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周遭环境的敏锐感知。山风轻拂,使得藤蔓上的果实纷纷坠落;溪水润物,令得豆花更加饱满。
“寺远僧来少,桥危客到稀”则描绘了一个偏远的寺院,僧侣稀少,以及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行人稀少。这些景象都在强调这里的人迹罕至,是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最后,“不闻砧杵动,应解制荷衣”,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安于简朴生活的向往。在这静谧的环境中,连平日里常听到的织布声也听不到了,而是应该放慢脚步,去准备那简单如同荷叶遮体之衣。
整首诗通过对山野生活细节的刻画,以及对寂寞与孤独情感的表达,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归隐自然的情怀。
不详
唐代诗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其一生不作古诗,专攻律体;题材以怀古、田园诗为佳,艺术则以偶对整密、诗律纯熟为特色。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成年后移家京口(今江苏镇江)丁卯涧,以丁卯名其诗集,后人因称“许丁卯”。许诗误入杜牧集者甚多。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桂香松暖庙门开,独泻椒浆奠一杯。
秦法欲兴鸿已去,汉储将废凤还来。
紫芝翳翳多青草,白石苍苍半绿苔。
山下驿尘南窜路,不知冠盖几人回。
斸石种松子,数根侵杳冥。
天寒犹讲律,雨暗尚寻经。
小殿灯千盏,深炉水一瓶。
碧云多别思,休到望溪亭。
松偃石床平,何人识姓名。
溪冰寒棹响,岩雪夜窗明。
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应知此来客,身世两无情。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