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
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
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
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项斯的作品,名为《寄富春孙路处士》。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思念之情的诗句。
"平生醉与吟,谁是见君心。" 这两句通过比喻,将诗人的日常生活中饮酒吟咏诗词的情形,与对远方友人内心深处的思念相联系,表达了只有在醉酒之际,才能真正触及到他对朋友的真挚情感。
"上国一归去,沧江闲至今。"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返回故土之后,对于沧江(即长江)这一自然景观的长久留恋之情。这里“上国”通常指代京城或是诗人的故乡,这里的“一归去”,暗示了一种归属感和对远方的不舍。
"钟繁秋寺近,峰阔晚涛深。" 这两句则转换了景象,将听到的钟声与所见的山峰水涛相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钟繁”指的是寺庙中的钟声,而“秋”字更增添了一丝萧瑟感;“峰阔晚涛深”,则形容了山川之美与自然界的广大。
"疏放长如此,何人长得寻。" 这两句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或是某种精神追求的永恒追寻和渴望。“疏放”意味着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迁,而“何人长得寻”,则是在问谁能真正长久地去探索和理解这种情感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于某种精神境界的永恒追求。项斯以其深厚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内心世界与外在自然巧妙地融合起来,展现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同时也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篇。
不详
(唐约公元八三六年前后在世),晚唐著名诗人。因受国子祭酒杨敬之的赏识而声名鹊起,诗达长安,于会昌四年擢进士第,官终丹徒尉,卒于任所。是台州第一位进士,也是台州第一位走向全国的诗人。他的诗在《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一卷计88首,被列为唐朝百家之一。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阴洞日光薄,花开不及时。
当春无半树,经烧足空枝。
疏与香风会,细将泉影移。
此中人到少,开尽几人知。
昨宵魂梦到仙津,得见蓬山不死人。
云叶许裁成野服,玉浆教吃润愁身。
红楼近月宜寒水,绿杏摇风占古春。
次第引看行未遍,浮光牵入世间尘。
梦游飞上天家楼,珠箔当风挂玉钩。
鹦鹉隔帘呼再拜,水仙移镜懒梳头。
丹霞不是人间晓,碧树仍逢岫外秋。
将谓便长于此地,鸡声入耳所堪愁。
花时人欲别,每日醉樱桃。
买酒金钱尽,弹筝玉指劳。
归期无岁月,客路有风涛。
锦缎裁衣赠,麒麟落剪刀。